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土地供应宜双管齐下\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 布少明

2018-10-06 03:17: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政府早前公布2018至2019财政年度三季度(10至12月)卖地计劃,合共推出4幅住宅用地,分别位於大屿山、启德及大埔,涉及逾2600伙新供应。事实上,今季推出的地皮全属优质地皮,可谓“各擅胜场”,料各有捧场客,当中启德第4B区2号地盘的临海地皮最为瞩目,呎价更有望创区内新高,成为区内新“地王”。此外,大埔白石角优景里与博研路交界的地皮属市场罕有大规模的豪宅地皮,料可引来大型发展商竞投,估计该地皮每方呎楼面地价达8000元,估值达约75.95亿元。

  总括而言,上述供应数量连同私人重建/发展项目,预期今季合共可提供逾3300伙。总结今财年首三季,连同“一铁一局”及私人重建/发展项目一併计算在内,期内合共仅可提供不足1万伙私人住宅新供应,佔2018至2019年度全年私人房屋土地供应目标1.8万伙仅约55%。数据反映政府若要达标,必须於财年四季度(即明年1至3月)“加把劲”,在卖地计劃提供逾8000伙的土地供应。

  三季度推地比预期少,主因是政府将部分土地拨作公营发展,此举变相令私营房屋土地供应减少,更对本财年的私营房屋供应达标构成一定的压力。笔者明白政府本意是出於纾缓市民上车需要,以解燃眉之急,惟这种土地资源调配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随时可能顾此失彼,令本已供应不足的私营房屋供应更形紧绌,继而影响长远楼市发展。从整体楼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双管齐下”同时增加公私营房屋的土地供应,才是万全之策。

  籲公私营合作发展农地

  现时市民对住屋需求殷切,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已是人所共知,究竟如何解决难题?笔者愚见认为,公私营合作发展农地似乎是最快速释放土地供应,相对“治标又治本”的办法。若政府能加快农地转换进度,相信可於短期内释放不少土地供应,满足大众对住屋的热炽需求,达至“多赢”局面。

  楼市方面,综合上述地皮及政府四季度增加卖地等因素;早前有新盘以笋价试水温“一铺清”,反映市场上购买力犹在,二手淡静只因“唔啱价”,加上早前政府实施空置税加快卖楼步伐,四季度新盘市场定必“精彩纷呈”,冀可带旺楼市气氛,最终得益的,是想“上流”及“上楼”的市民。最后,10月初新一份施政报告公布在即,特首对楼市的着墨是楼市后市的“晴雨计”,相信於土地供应上会有相当多篇幅,大家宜仔细留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