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贸易战升级 业内人士:中国供应链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2018-10-12 13:18:46大公网 作者:卢静怡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广州雪松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范佳昱认为,中国大宗商品行业缺乏国际定价权,导致巨额利润流向海外。(卢静怡摄)

中美贸易战日益升级,这场有悖与供应链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贸易摩擦,引起中国制造商和美国客户重新思考两大经济体间的供应链关系。世界五百强企业、广州雪松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范佳昱接受大公网记者专访表示,早在2012年,美国就发布《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把供应链发展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相比之下,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大宗商品总消费量约占全球18.7%。” 范佳昱透露一组数据表示,目前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的大宗商品有8个,包括铁矿石、稀土、PTA、煤炭、甲醇、精炼铜、原铝、棉花。“虽然中国买得多,但和历史巅峰比,中国对大宗商品的控制能力相对下降了。” 

范佳昱分析,目前中国在大宗商品在国际上面临窘况:“中国大宗商品行业缺乏国际定价权,‘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巨额利润都流到了海外。”他指出,大宗商品企业往往掌控着全球的能源、矿产等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能不能控制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能不能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直接关乎国家发展及民族未来。 

早在2012年,美国就发布《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把供应链发展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相比之下,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由于起步较晚、意识较弱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供应链发展较为滞后。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报告”(LPI)中,中国位列第27位,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很不相称。 

“以铜为例,过去铜矿大多从南美进口,现在中国有不少铜矿是从非洲进口的。进口来源的多样化,让中国在采购过程中更有主动权,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安全性和效率。” 范佳昱表示,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上下游相关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受益就更加直接和明显。供应链围绕大湾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组织原料、中间产品与终端消费品的流通。雪松控股等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实现深度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能丰富原材料来源,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水平,决定了大湾区制造业的成本和竞争力。”范佳昱说。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