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分析认为,央行最新举措是在未雨绸缪,扩信用与提升经济增长动能 资料图片
上周以来内地监管层不断推出新政支援民企过冬。继日前提出对有市场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并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后,昨日再有消息称,中国央行计劃提供100亿元(人民币,下同)融资协助民间债券发行人。有分析指,关注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宏观经济可能构成的影响,近期央行出台的政策将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加快宽信用政策落地。/大公报记者 王芳凝
内媒引述外电报道称,中国央行计劃向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00亿元资金,作为民间企业发行债券的增信支持。央行对此消息无法立即予以置评;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亦不予置评。此外,日前已公布11家证券公司已达成意向出资210亿元设立母资管计劃,并最终形成规模1000亿元的资管计劃。该11家券商名单已於昨日出炉(见表),有的承诺出资不超过20亿,有的意向出资25亿等。但目前还是意向出资,真正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方案还未完全明确。
11券商设千亿资管计劃
今年以来民企融资难引发的违约风险及股权质押等问题恶性循环的风险,导致沪综指今年以来跌近20%,债市亦创下最大违约年,民企是重灾区。监管层近期推出一系列措施,被视作开始多管齐下提振市场信心。央行周一也宣布,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同时在6月已经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基础上,二者再增加1500亿元额度,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联讯证券李奇霖、锺林楠指出,由於今年民企违约事件较多,信用风险较大,各家金融机构一直在主动收缩风险偏好,央行与监管机构所推行的宽信用举措一直没有明显的效果。当民企现金流进一步耗损,对未来政策的不确定仍然较强时,民间投资可能也会出现弱化,届时经济增长动能将进一步变弱。
边际改善融资心理预期
他们认为,央行最新举措是在未雨绸缪,扩信用与提升经济增长动能。其中,增加再贴现再贷款额度给予金融机构资金;民企专项债券工具增金融机构对民企的信心。两者结合,将快速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加快宽信用政策的落地。
“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对民企市场融资心理预期的边际改善,因为政策还没有具体落地。之前信用缓释工具也做了一些,但规模不是很大,新政策市场接受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进一步强化。”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陈郑称。
招商证券则认为,市场能否延续回稳态势还是需要结构性改革取得更明显的进展、引入更多长期投资资金以及合理处置当前市场存在的各类风险。换句话说,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效果如何要看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联讯证券李奇霖、锺林楠也表示,宽信用效果与经济动能的回升则有待於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与现有政策的执行情况,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