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京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支现伟表示,金融业蓬勃发展,已成为顺义区第三大支柱产业
【大公报讯】记者张帅北京报道:第二十二届“京港洽谈会”於今明两日在京举办。北京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支现伟昨日在“港企走进顺义暨产业金融与区域发展主题论坛”上介绍,目前顺义新兴金融机构达到300余家,产业基金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市挂牌企业达到77家,金融业蓬勃发展,已成为继汽车、航空之后的全区第三大支柱产业。
是次论坛由顺义区政府主办,顺义区投促局、顺义区金融办和大公网承办。
顺义正全力打造成为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和新兴金融聚集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作为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顺义是北京重点建设新城、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和现代製造业基地,形成了以汽车、航空2个千亿级产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都市工业、装备製造、基础与新材料等四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藥等一批几十亿级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顺义区政协副主席、投资促进局局长杨凤辉透露,截至目前,全区已聚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500家。
众所周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运转的重要一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突显出强大的功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在论坛上指出,依讬已有的产业技术和规模经济等优势,顺义可以进一步拓展产业金融的发展方向,这符合金融服务实体以及产业自己发展的内在方向。
平均年增30家金融机构
目前,顺义正全力打造成为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和新兴金融聚集区。根据顺义区金融办主任周继武介绍,上半年,顺义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24亿元,佔全区比重达8.7%。顺义全区内的金融机构数量,从2008年的54家发展到目前的307家,平均每年增加20至30家,呈现出日益加速聚集的态势。
中银香港高级研究员柳洪提出,打造成区域性的产业金融中心,顺义要坚持临空经济和贸易经济这些未来的创新方向。向前推进产业金融,只有坚持採取市场化、货币化的方式,并在实践中强调融资、理财、汇兑等方面的服务便利化,未来才有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