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甘肃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2018-10-29 15:48:04大公网 作者:刘俊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药材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现场,刘俊海摄

    近日,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定西市渭源县举行。来自甘肃省14个市州的40多个县区政府及农牧局主要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会上,渭源县、岷县、宕昌县、民乐县等县区及中药材加工公司、合作社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并举行了社企对接签约仪式。甘肃省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表示,中药材产业是甘肃具有资源优势和禀赋条件的特色产业,甘肃应抓住机遇做好中药材产业扶贫规划,推进甘肃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李旺泽指出,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为450万亩,年产量80万吨左右,加工量为20万吨左右。甘肃中药材种类繁多,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甘肃就有276种。由于中药材种植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能够种植中药材的地区都在甘肃的贫困地区,种植的重点县有40多个,其中30亩以上的县的农民有一半的收入来自中药材,因此中药材的种植在贫困区的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李旺泽强调,各县区要积极制定规划,力争三年内甘肃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同时,中药材产业的主攻方向应放在提质增效上,要在标准化、质量及品牌的打造上下工夫,打造增值链。另外,中药材产业发展要向保健、养生上发展,提升价值,带动产业长久持续发展。
     
    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表示,中药材产业扶贫取得实效,核心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增强产业脱贫带动能力,关键是创新推广产业脱贫模式,确保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长期受益,稳定脱贫。2017年,定西市中医药总产值达到144亿元,中医药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13%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小康产业。
     
    中药材产业成富民脱贫好产业



      参会代表向农民询问中药材相关情况,刘俊海摄
       
      当天上午,与会的300名代表分为两组,对渭源县的会川江能中药材交易市场、万亩中药材共建共享种植基地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了实地观摩考察,代表们与企业负责人、农户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借鉴技术经验。
       
      渭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甘肃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未脱贫人口5万余人。同时,渭源县还是中药材种植大县,有“千年药乡”“党参故里”的美誉。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交易量1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16亿元。
       
      渭源县县长蔺红军介绍,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渭源县着力构建集中医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的产达到40万亩,干药产量达到8万吨,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836家,中药类加工企业73家,综合产值达到13.9亿元。
       
      “发展中医药产业,渭源县将科技创新,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作为重点,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中药材新品种引进试种、道地中药材提纯复壮、新技术科研实验,大力推广地膜,种植增产、覆膜育苗种植技术,富硒黄芪栽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当归膜侧斜植栽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无公害中药材(党参)产地和白条党参原产地地理标识认证。”蔺红军说。
       
      公司、合作社带动农民稳定就业增收

         
        公司员工对中药材进行挑选,刘俊海摄
         
        渭源县目前累计成立合作社2138家,实现每个村两家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全县1.13万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得贫困户每年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
         
        渭源县鸿裕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1月,目前共有社员247人,带动其他农户260人。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合作社采取订单种植带动模式,合作社与周边农户签订定单种植协议1250亩,按照高于市场价5%统一收购,贫困户亩均增收280元。另外,合作社还采取劳务输出带动模式,土地入股分红模式,折股量化带动模式,确保农民增收,按期脱贫。
         
        甘肃省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通过保护价收购协议建设种植基地3600亩,带动农户增收,并探索市场竞争和脱贫攻坚的新渠道,建成“西部中药材网”“西部中药材交易网”电商平台,依托该平台,指导开设旗舰店8个,分别入驻“淘宝网”等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创业积极性。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