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大起大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和汇率弹性均显著提升。分析认为,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或将令人民币汇价继续承压,但另一方面,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大,吸引更多外资有助人民币汇价稳定。他们相信,明年“逆周期调节因子”、“跨境资金流动过程中採取的一些防控资金大规模流动性工具”都可能被人行继续使用;财政政策也会是逆周期调节的重点。/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双向波动行情整体可分为四阶段。首先,年初美元指数跌破91关键支撑位,美元兑人民币顺势下行,一度突破6.25;其次,4月中旬开始,美元指数强势反弹,人民币相对美元初显著“抗跌”,三大人民币指数持续上行,结汇率提升;再次,六月中旬美国宣布对华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掀开了人民币贬值的序幕,美元兑人民币快速上行,修复与美元指数、美中利差的背离,购汇率抬升,三大人民币指数回吐涨幅;最后,随着逆周期政策的全面回归,美元兑人民币在6.88至6.98区间震荡。
下季美汇行情或反转
从今年中国外汇储备表现可引证今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疲弱态势。今年前十一个月,有六个月外汇储备是按月下跌的,其中十一月的跌幅就高达339.27亿美元(见附表)。分析相信,明年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包括美元指数、中美利差、内地货币政策向信用环境传导进程、中国基本面等。
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判断,明年上半年,美元指数震荡偏强,加之中美利差的收窄,美元兑人民币面临继续上行的压力。不过,当美国经济触顶下行,或美联储升息步伐不及预期,再叠加上特朗普的“弱美元”倾向,美元指数升值行情或现反转。他认为,在人民币爬行盯住有效汇率制度下,若内地进一步加强资本及外汇管制,便可削弱“利差锚”对汇率的传导,届时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将有所减轻。
交银金研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强调,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将吸引更多外资机构进入中国或加大对华投资,这有助於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总体取决於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的成果,若双方达成协议,人民币汇率就会延续稳定走势”。
今年二季度以来,人行採取了包括重启远期售汇风险準备金和中间价报价的“逆周期因子”措施以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指出,自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波动率今年首次超过欧元、美元,鉴於人民币已进行了较大幅的调整以对冲了增长放缓和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贬值压力,明年的调整压力较为可控。她并相信,财政政策是下一步逆周期调节的重点,预计明年实现的赤字率将扩大约1.5个百分点,并主要透过“为企业部门减税降费”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方面,明年或降準200个基点,基準利率仍将维持不变。
鄂永健综合当前汇率及经济形势判断,明年传统的“逆周期调节因子”、“跨境资金流动过程中採取的一些防控资金大规模流出的工具”都可能被人行继续使用;此外,在特殊情况下,人行亦可能通过外汇储备对市场进行政策引导。他直言,“中国外汇储备仍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水平,这有助於稳定外汇市场信心”,没有必要对汇率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
或藉外储引导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收支司前司长、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日前出席一论坛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震荡筑底阶段,而美国经济2019或2020年可能步入周期尾声,届时随着中国改革的推进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人民币汇率仍然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实现清洁浮动(人行不採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决定)的目标。
上周四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管涛称,稳就业就稳住了社会,金融不稳那货币也难稳,然后稳投资就稳住了经济,稳外资外贸的话对国际收支平衡是有利的,还包括稳预期,上述做好都有利稳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