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李昌鸿深圳报道:因感觉回报不如意,深圳出现住宅和热点区域的商业地块遭遇流拍。尖岗山商住地块儘管竞拍推迟了半个多月,但昨日拍卖时,现场却没有一个开发商参与申请,惨遭流拍。同日开拍的前海桂湾商业地块同遭流拍。有专家认为因严格调控和多方面的限制条件,导致许多炙手可热的地块在开发商眼中成为鸡肋。
大尖岗山区是拥有深圳西部最大别墅群的片区,尖岗山地块(A122-0357)与2015年泰禾之前以7.9907万元一平方米的价格拿下的“地王”项目──泰禾院子仅一路之隔。尖岗山地块是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土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04万平方米,规劃用於商品住宅+人才房+长租公寓+商业办公,规劃中的商务公寓还要求70年自持,作为长租公寓。该宗地起始总价20.6亿元,剔除配建和配套面积,包括初始配建人才房7550平方米、自持商务公寓5490平方米、物业服务用房120平方米和幼儿园3000平方米,可售楼面价为4.8万元一平方米。
而前海土地一项是开发商争夺的热点,现在也出现流拍。该桂湾地块为商业用地,土地面积6913.96平米,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期限40年。出让条件是宗地办公物业自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或通过规劃验收之日起10年内不得转让,竞买人要求为在香港註册或商业登记且存续经营至少20年的企业等条件,但是仍遭开发商弃购。对於此次两地块的流拍,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认为,这与楼市目前仍处严格调控阶段有关,各方面的限制条件,均影响建成住宅的销售价格和销量,故开发商谨慎对待此次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