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在不触及中央调控红线前提下,或有更多城市对政策进行调整,“一刀切”调控政策或会终结。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部分城市可能有点调控过度,当地市场亦失去了正常交易的活力,因此需要对政策进行“微调”。
卢文曦表示,“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若无流动性,也不利於楼市的健康平稳运行,若在楼市库存高企背景下,坚持不释放市场需求,仍可能酝酿风险”。
交投弱 不利稳楼市
菏泽市住建局在发布“关於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翌日后,发布“菏泽市取消限制存量住房转让期限规定的情况说明”解释,去年11月,菏泽限制新购和二手住房转让期限有关规定出台后,有不少準备购买存量住房的市民,特别是棚改货币化补偿的市民,因不能办理过户而无法购买合适的存量住房,要求取消限制转让期限规定的愿望十分迫切。
广州市楼市政策的“微调”,聚焦於“商住房”领域。市场数据显示,去年三月前的一年中,广州商服类物业月均成交约16万平方米,但商服类物业收紧政策出台后,即去年三月以来的一年中,月均成交跌至4万平方米。
贝壳找房首席经济学家杨现领坦言,当前菏泽土地市场“流拍率”达7.5%,三季度当地商品房销售分别较二季度和一季度下降逾50%和70%,楼市的快速降温、下行,对地方政府带来增长压力,对政策的放鬆变得更为迫切;广州对“商住房”政策进行调整,此举可理解为对过去不合理政策的一种校正。
卢文曦补充说:“有带头就会有跟风,否则‘枪打出头鸟’也会有很大压力,预计未来一些四线城市或推出与菏泽类似的政策举措。”
苏宁金研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菏泽和广州两大城市房地产政策的变动,是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调控政策精神的举措。继菏泽、广州之后,内地其他一些城市也可能正在酝酿相似的楼市放鬆政策,“一刀切”的调控政策或会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