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邵淑芬报道:花旗银行就香港人的人生保障準备作出调查。调查发现,近六成受访者对於退休生活,自己突然身故及其配偶突然身故,家人将会遇到财务困境会感到担忧。另外,他们一般希望预留约300万元给家人。但对於供养子女阶段的人士而言,他们希望给家人的保障为653万元。
花旗指出对於人生不同阶段,每一个人的人生责任负债都不一样。但当中以供养子女阶段的人士的人生责任负债最为明显,涉及465万,而已退休人士的人生责任负债则最少,约为105万。花旗银行副总裁周伟杰表示,当中原因可能是子女已投入社会工作,担忧较低。
报告当中一项较有趣的是,夫妇之间对配偶突然身故预期所需的保障有所不同,对方的预期所需为身故者自己希望付出的两至三倍。例如丈夫自己身故时会希望预留357万元给妻子,而妻子认为丈夫身故时会预留659万元保障给自己。另一方面妻子身故时希望预留236万元给丈夫,而丈夫认为妻子身故时需要预留738万元给自己。
调查结果不但发现现实与期望的差距大,亦发现男女对於金钱的角度亦不相同。例如丈夫认为若妻子身故时应预留较多的金钱给自己,当中反映了男士与女士对於生活成本看法的差异。调查又发现,投放在人寿保险及保险形式的储蓄投资比例都是6%,远低於非保险形式的储蓄比例88%,这些包括定期及活期存款和股票等。
花旗银行保险业务主管何文俊(图)表示,市场波动时,较大佔比投放於股票类别风险大。另外,该行建议市民在不同人生阶段转变时,例如结婚、买楼、计劃生育等不同人生阶段,需要定期检视个人财政状况,是否给予家人足够保障、资产的配置是否合乎需要。
另外,保险业务主管何文俊表示,对今年本港保险市场表现感到正面,相信政府的自愿医保计劃会吸引不少银行及保险公司参与,有助提升市民保障意识。虽然市场上出现的保险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相对简单,但储蓄及人寿等产品仍需要到分行处理。何文俊表示,未来花旗会透过电子平台销售旅遊及家居保险等较简单的产品,亦将会与友邦合作推出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