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中国GDP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中国经济呈现上行力量和下行力量此消彼长的对决态势,总体看下行压力还是较大,预计一季度GDP增长6.2%左右;比去年同期及上季分别回落0.6及0.2个百点。二季度在内地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均趋於好转下,GDP增速将回升至6.3%左右;全年的GDP增长料在6.4%左右。报告建议,要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降準有必要和空间,但要把握好度。
中国经济\大公报记者 彭巧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昨日发布的二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提到,二季度料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趋紧,但中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均趋於好转。
全年基建投资料增9%
一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作出的具体部署,料将在二季度集中实施并开始显效。二是货币政策鬆紧适度,市场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这有助於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增强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三是受政策和经济规律的共同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将继续较快增长,新动能将持续增强。二季度GDP将较一季度有所回升。
报告指出,综合考虑公共财政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增量、预算内投资安排增量等因素,预测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在9%左右,将拉动GDP0.6个百分点。
随着季节性因素消退;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货币政策调整趋鬆,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二季度物价涨幅料回升至2%左右,较一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左右。但也需密切关注因猪瘟疫情打击养殖信心的“猪周期”引起的物价变化。而伴随基建等投资企稳回升,PPI涨幅或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会太大,预计二季度PPI升0.8%左右。此外,受惠税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出台汽车和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等补贴利好;未来房地产因城施策或进一步放宽户籍政策、房贷利率下行等,二季度消费料将增长8.5%左右。
今年前两个月投资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增长6.1%,较去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均有所加快。中行表示,伴随需求回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赤字率、大幅度扩大专项债发行等,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约7%,较去年全年回升1.1个百分点。随着投资增长企稳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还将继续加快,这有利於带动工业加快增长;政府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提高企业盈利空间;货币政策将着力疏通传导渠道,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料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约6%。
关注中美摩擦 做好应对预案
中行指出,二季度宏观政策要特别关注加快推进《政府工作报告》,力争政策效果在二季度开始集中显现,以继续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衝击;密切关注物价表现;密切跟踪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减速等外部环境变化,并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中行建议,货币政策要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目前13.5%的存款準备金率在全球仍属於较高水平,降準有必要和空间,但要把握好度。在打造以DR007(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作为货币市场基準利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并以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利率。
新加坡大华银行昨日发布的第二季度展望报告则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衝击加剧,令中国结构性放缓加速,不仅出口收缩,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如工业生产、採购经理人指数(PMI)和广义货币M2供应都进一步放缓,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情况已很清晰。该行维持中国央行今年或再降準两次的预测,下次调降可能在第二季发生。但未来三至六个月央行减息的机率较低,因当局已採取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