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王芳凝、黄裕庆报道:受周末中美谈判的不确定性影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昨日收报6.8721,较上一交易日跌603点,创逾四个月新低,单日0.88%的跌幅为2018年6月19日以来最大;中间价亦跌42点创逾三个半月新低;离岸人民币昨日偏软,下午曾跌破6.90关口,日内跌超550点,创去年12月以来新低。截至22时,离岸人民币报6.9165;每百港元兑88.11元人民币。分析称,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过大或不利於稳定出口和双边经贸磋商,但人民币跌破7仍是小概率事件。
支撑因素多 破七概率低
本月至今,人民币在岸已跌去近2%,年内累计跌0.09%。平安证券认为,导致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面临贬值压力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美双边长期利差存在再度缩小的可能性;二是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市场预期,进而打压人民币汇率走势。
多数分析人士预计人民币“破7”概率较低。平安证券研究所宏观组报告称,预计今年后三个季度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呈现先小幅贬值后趋於稳定的局面,大致的波动範围或在6.6至7.0左右。即使短期内人民币将会承压,汇率破7的概率依然很低。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锺正生强调,若外部环境走向缓和,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更多支撑,例如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等。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提醒要留意三件事,分别是:中国方面的反制措施、特朗普是否会对余下32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以及短期谈判走势。
李若凡认为如果谈判彻底破裂,短期内看不到协议的可能,人民币的贬值“或许尚未结束”,人民币指数可能会重新下试去年低点92,而相对应的每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为6.97附近。反之,如果未来两个月仍有可能达成协议,则人民币或许会维持在6.8至6.9区间内波动。
离岸受压可能拖累港汇,缘於部分市场人士视港元为人民币的替代品(proxy)。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指出,由於5月至7月是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加上半年结效应可能导致资金趋紧,市场为此提前做準备,导致较长年期资金的流动性相对紧张。她预料港汇触及7.85的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