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报告称,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保持总需求稳定。货币政策以保持温和通胀为首要目标,需加大对公益和準公益类项目建设的政府融资安排,并要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渐进单边贬值,充分发挥浮动汇率对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给货币政策独立性留下空间。\大公报记者 彭巧容
报告指出,中国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做好自己需要立足於四方面工作: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保持总需求稳定;降低进口有效税率;找到与中美贸易谈判平行的工作抓手推进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和对内市场开放。
多招处理地方隐性债存量
参与撰写报告的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昨日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做到稳总量、优结构和增韧性的精细化调控。稳增量方面,在当前环境下,广义的政府支出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压舱石,一般财政支出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广义信贷增量已佔全社会广义信贷增量的40%至50%,出於稳增长的考虑,要避免广义政府债务大起大落。
报告提到,专项债远不足以支持基建需要,张斌说,政府应为缺少现金流收益、但社会发展确实需要的公益和準公益类基建项目融资,同时也需要增加其他形式的政府债务对接那些没有现金流收益的项目建设。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会上也指出,未来为弥补基建融资缺口,诸如专项债扩容、债务置换等创新值得期待。但也鉴於债务槓杆的约束,基建发力更多是为防止短期经济失速进行的托底。
“优结构”主要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因当前企业面临主要困难是需求不足,要增加消费者补贴。减少生产者补贴理据是:补贴生产者让供求失衡持续,起不到扩大产出作用,且补贴带来赤字难持续。
张斌并建议,尽快出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综合方案以“增韧性”。他指,政府要劃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多管齐下处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
报告又认为,中国外部经济仍在探底过程当中,未来难有起色,而房地产下行周期对经济的拖累更加明显,基建投资面临资金来源和投资积极性双重困扰;如果再遭遇中美贸易谈判或金融市场的负面消息,经济信心更加堪忧。
张斌指,无论中美贸易争端如何发展,中国都应坚持对外开放。降进口关税,避免有效进口税率升。坚持在多边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推动世贸组织(WTO)改革,积极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夥伴关係协定”(CPTPP)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加强中高端服务国际竞争力等。
应坚持对外开放
张斌指出,在任何情景下,中国加入CPTPP获得的收益都将大於不加入的收益。据他预测,中国加入CPTPP将拉动国内GDP增长0.74至2.27个百分点,出口增长4.69至10.25个百分点。
报告并称,“充分发挥浮动汇率对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给货币政策独立性留下空间。”汇率自由浮动或者宽幅区间内的自由浮动是当前较理想选择,如不能实现,可将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钉住与经济基本面基本一致的汇率作为权宜之计。针对有担心指市场供求决定下的人民币汇率会过度贬值,张斌称,基於国际经验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