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央行年内降准空间料仍有100基点 学者:政策取态稳健

2019-09-09 04:24: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央行四年来首次“双降”来了,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受访经济学者认为,央行政策取态依然“稳健”,全面降准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而定向降准意在促进加大对小微及民企的支持力度,预计年内仍有100个基点的降准空间,且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快将调降。\大公报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

中国央行于6日决定,9月16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且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商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分别于10月15日及11月15日分2次实施到位。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赵伟指出,“全面+定向”降准预示流动性框架的重启,其目的是引导实际融资成本的下降,并加大对小微与民企的支持。

交银金研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负债成本阻碍信贷利率的调降,及全球降息潮的来袭,共同触发了本次降准。央行“稳健”基调虽未改变,但逆周期调节力度已经加大,货币政策进一步趋向宽松,本次降准目的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全面降准使用非常谨慎

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将本次降准所释放的资金视为“对基础货币收窄的一种对冲措施”,广义上看类似“降准置换MLF(中期借贷便利)”的操作模式。他解释,较之MLF、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降准的资金成本对银行系统而言会更低,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金率将获边际提升。

央行宣布降准的同时,也强调“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提醒说,出于“防风险”和“降准空间”考量,当前决策层“稳增长”手段中对“全面降准”的使用已非常谨慎,使用频率较过去大幅减少。他并指,目前中国金融机构整体超储率约2%左右,在国际上仍处中等水平,基本与美国、欧洲持平,因此短期内尚毋须担忧降准空间的问题。

赵伟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加速显性化,央行料继续透过降准、降低公开市场(OMO)利率等,实质性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端成本,进而打通货币传导机制。鄂永健认为,未来仍有望看到全面降准,且定向降准亦会继续实施,但对未来降准的频率及幅度不应有太高预期。

中金公司资深经济学家易峘明言,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后,央行调降OMO利率的时机已较为成熟,在9月20日新LPR第二次月度报价前,下调OMO和TMLF利率的概率较大,“我们维持年内仍有100个基点降准,及OMO利率调降30个基点的判断不变”。

MLF利率最快月内下调

必须指出的是,全球降息潮已经来袭,美联储亦可能在本月再度降息。中国央行近期也完善了LPR定价机制,并发布了新的LPR定价,这不仅释放出“利率并轨提速”的信号,更使市场产生了较强的降息预期。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相信,本次降准后银行系统资金面料进一步宽松,这为LPR定价下行创造了条件,“LPR利率调降不仅能促使金融机构资金向小微与民企倾斜,更可令城商行利润空间得以增厚”。

鄂永健认为,随着贷款利率的并轨,利率调整空间或已打开,鉴于全球各经济体已纷纷下调利率,且美联储月内或会降息,中国MLF操作利率调降可期。预计央行最快或在本月调降MLF利率,若未调整那么下季度MLF利率调降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大。但秦泰认为,“本轮降准后的短期内,MLF利率调降的概率或有所下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可能更多会透过LPR定价机制下加点部分的政策引导。”

货币政策调整迎时间窗口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猪肉批发价格已连涨13周,市场机构认为,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带动近期CPI同比走势上扬的主因,综合非食品价格涨幅已开始走低等因素判断,中国并无大的通胀压力,通胀因素难对央行政策构成掣肘。鉴于通胀压力将在本季进入“喘息气”,货币政策调整窗口或将打开。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带动近期CPI同比读数维持高位的主因,猪肉价格将继续成为下半年CPI同比上涨的重要因素。较之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涨幅却持续走低,7月1.3%的涨幅更录得近3年来新低,食品与非食品价格的背离,表明CPI上涨并非需求拉动,下半年总需求将对CPI同比走势构成下拉作用,中国没有通胀压力。

华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瑜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或回落至2.4%,PPI或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及翘尾因素回落背景下,进一步下跌至-1.1%,总体看,本季通胀压力将进入“喘息期”,这为货币政策的调整打开了时间窗口。

政策方面,张瑜认为,年底物价回升前,美联储将加息,中国经济下行也将持续,且是中国通胀回落的窗口期,再叠加金稳委有关“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等表态,预计在此期间,降准、MLF利率调降等皆灵活可期。

刘学智相信,只要经济增速仍维持6%以上水平,且物价水平不出现显著下降,中国就没有降息的必要,但需求不足如果带来物价下跌并引发通缩风险,则需考虑降息选项。

CPI猪肉权重持续下调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地方政府相继出手“打压”猪价。上周有媒体报道,广西南宁农贸市场以低于市价10%的价格出售猪肉,前提是每位消费者每日限购1公斤,卖完即止。看来,猪肉市场已经倒退至计划经济时代。广州市发改委也宣布,从9月7日至30日,将以市价九折标准投放1600吨储备冻猪肉。受此影响,A股猪肉板块上周五集体大跌,也算是一种“政治正确”。

己亥年猪肉愈发金贵,金猪成色可谓十足。但有趣的是,业界预期本周二公布8月份CPI,将从上一月的2.8%回落至2.6%左右。通胀数据似乎不受猪价影响,这其实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权重调整有关。

曾几何时,猪肉价格在CPI中所占权重相对较高,兼具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显著影响通胀数据走势,CPI又被戏称为“China Pig Index”。因此降低猪肉比重的呼声不绝。中国统计局2016年1月调整基期权数,调低食品价格在整个CPI中的权重。新口径下,食品项占CPI比重在17%到21%之间,猪肉价格权重从上一年3%调低至2.34%。

但这还没完,CPI的权数调整素有“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传统,会根据市场情况做实时反映。回顾上半年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CPI猪肉权重由最高点的2.5%降至2.13%,降幅达0.37个百分点,而且呈现出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与猪肉项权数比例“此消彼长”的规律。

然而,内地通胀水平或面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境况。就在猪肉飞涨的同时,秋粮收成正受到草地贪夜蛾的威胁。据农业部消息,截至7月份虫灾已扩散至全国21个省区,受害面积近850万亩。而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占比达75%左右,这也意味着下半年粮食生产前景堪忧。(大公报记李灵修)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