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首八月规模工业企效益下降1.7%,专家: 下季企业利润增速将改善

2019-09-27 16:46:05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9月27日讯 记者倪巍晨报道: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规模工业企实现利润总额40163.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7%,降幅与前7个月持平。单月看,8月规模工业企实现利润总额5177.9亿元,同比下降2%,较前值回落4.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介绍,工业生产销售增速放缓,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扩大,及超强台风等不利因素的叠加,是8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小幅下降的主因。受访专家指出,尽管上月规模工业企效益出现负增长,但先进制造业板块企业盈利状况却表现抢眼,且与消费相关的制造业利润亦有所改善。

前8个月消费相关制造业利润状况有所改善,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板块盈利状况表现抢眼(记者倪巍晨摄)

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赵伟指出,采矿业及部分原料制造业盈利水平的大幅回落,对8月规模工业企效益构成主要拖累。他解释,上月全球原油、国内钢价与煤价等均有所下跌,并引致PPI的大幅回落,从而对企业利润产生利淡影响,“受上游原料类盈利下滑影响,国企盈利增速跌幅进一步扩大,不过私企、小型企利润增速却因下游消费制造业的盈利支持而录得6.5%和10.3%的增长”。

分企业规模看,前8个月国企实现利润总额12141.5亿元,同比降8.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581.1亿元,同比持平;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实现利润总额9789.6亿元,同比降5.8%;私企实现利润总额11303.4亿元,同比增6.5%。同期,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807.4亿元,同比增2.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3045亿元,同比降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311.1亿元,同比增11%。

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坦言,减税降费政策传导下,上月工业企营收利润率仍趋改善,单月利润增速的回落与营收增速走低有关。他补充说,8月上中游制造业生产偏弱,极端天气或对生产、需求构成一定利空影响;不过,下游整体营收变化却相对平稳,表明终端商品消费需求仍较稳定。

企业营收利润率已趋改善

数据还显示,首8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的有28个,减少的有13个。利润同比增长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总额增15.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1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1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11.1%;利润同比下降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降5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降31.3%,汽车制造业降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降13.1%。

赵伟强调,前8个月消费相关制造业利润状况有所改善,其中,汽车、计算机电子等制造业利润累计同比虽仍下跌,但跌幅明显收窄;同期,皮革制品、家具制造利润增速分别上升6.7和1.3个百分点,“这或与美国‘抢消费’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他续称,首8月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分别增2.8%和3%,增速分别较前值加快1.6和0.5个百分点。

秦泰观察到,降费和融资环境的改善,正持续带动企业费用的下行,进而令企业利润率得到边际改善。此外,由于当前企业杠杆率相对稳定,制造业、采矿业已现“加杠杆”。他相信,考虑到央行全面降准、8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改善,及年内政策强调对集中在下游制造业的民企提供融资支持,预计今年制造业仍有小幅“加杠杆”空间,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企稳。

吁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朱虹总结说,前八个月,汽车、电子、有色等主要行业利润增长有所改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增长获不同程度的回暖,且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的同时,产成品存货周转有所加快。

展望未来,中金公司宏观分析师易峘直言,当前贸易摩擦对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投资的压力均在加大,且内地中小银行“去杠杆”和地产政策收紧对工业生产及投资的影响亦开始显现,在全球增长放缓且货币政策加速放松背景下,中国加强政策逆周期调节仍存较大空间与较强紧迫性。

赵伟认为,在总需求承压,及PPI已经进入下行通道的背景下,规模工业企效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仍处负增长区间,“盈利承压,及需求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持续对企业投资意愿构成压制”。

秦泰强调,在全球需求边际偏弱,而原油供给较为充足背景下,未来油价料在低位徘徊,钢价、煤价或有小幅回调压力,预计四季度PPI整体仍低,并可能对企业利润构成小幅压力。另一方面,鉴于工业企业去库存有所放缓,下季度有望扭转为补库存,届时工业品需求状况料有改善,而降费和融资环境政策的持续配合,有望继续带动企业费用率下行,“四季度工业企利润将边际性向好,企业利润增速或现小幅改善”。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