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两个落榜生为蔬菜而打拚

2019-12-04 04:24: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河北省曲周县蔬菜科技园一角

  曲周县东牛屯村张庆文与刘瑞平世代为农,这两个90代的高考落榜生,不打算回到父辈的菜园裏种菜,一人到县塑料厂跑业务,另一人进县胶管厂作杂工。时间不长,两个国营企业都倒闭了,张庆文另起炉灶生产地膜,刘瑞平接过父亲的农资店卖种子。1996年春天,一场大雪压垮了家乡的简易育苗大棚,他俩才不约而同地走进父辈的蔬菜园……\大公报记者 顾大鹏(文、图)

  27岁的张庆文生产的地膜,佔领了京津冀半个市场。这一年春天,地处中原的曲周县下了一场大雪,菜苗没出大棚就冻死大半。有菜农找到张庆生,请他想想办法。张庆生跑到山东,找来10万株黄瓜苗和茄子苗。此刻,他的地膜“流滴消雾”“覆膜透光”课题,正处在关键时刻。山东这次友情客串的公益活动,他瞅準了蔬菜育苗的商机,但却无力分心。

  地膜借牌闯北疆

  “流滴消雾”是大棚覆膜生产的一个难题,水滴从棚顶滴到蔬菜上,会造成叶面腐烂;雾气不仅遮光,还会助长细菌蔓延。张庆生把浙江大学姚教授请到自己的工厂做实验,共同发明“三层共挤”法,使“基膜”“流滴”“消雾”三合一,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方便了菜农使用。

  当时,张庆文还承担着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的“麦棉双丰”项目。曲周过去是个老碱窝,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大的老师帮助农民治碱,历时十余年,粮食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张庆文说:“小麦是冬播夏收,棉花是春播秋收。割了小麦,就误了种棉花,麦收不能提前,只能提前棉花育苗,改大田播种为插秧”。

  “麦棉双丰,让农民既要有饭吃,又要有钱花。”张庆文藉着中国农大的牌子,把他生产的透光地膜,销往了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覆盖了中国北方大部分的土地。

  女子嫁接队衝出国门

  春雪过后,刘瑞平也来到山东,他不仅搞到10万株菜苗,还带回来一名育苗师傅,建起了曲周第一个育苗标準温室大棚。“师傅姓郝,是个小心眼,不带徒弟。”刘瑞平说,幹活神神秘秘的。於是,辞掉郝师傅,请来孙师傅。“孙师傅不保守,怎麼用藥,怎麼施肥,只开方子,让我们自己採购和操作,他在一边指导。”孙师傅告诉他:“苗龄超过2天,叶片超过5个,移栽持续低温超过3天,就会生成异型果实,甚至蔬菜减产。”

  “温室大棚地面要消毒,避免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温室大棚要与外界隔绝,防止虫害和空气病菌传染。”2014年冬天,刘瑞平的育苗大棚,遇到孙师傅解决不了的难题,“西瓜苗患上枯萎病,损失20万株。”他带着西瓜种子、穴盘基质和黄褐色的苗子到北京鉴定,却找不出原因。专家怀疑地下水出了问题,果然井水盐分超标10倍,100米深的地下水已被污染,他只好又打了一口200米的水井。

  “农家妇女跟孙师傅学会了西瓜、西红柿和茄子苗嫁接。”刘瑞平说:“按株收费,每株7分到1毛,每天每人平均2800株。”嫁接技艺母亲传闺女,姐姐带妹妹,女子嫁接队,从10余人发展到1000余人;温室育苗大棚,从50个发展到5000多个。

  2016年,刘瑞平接到宁夏一个500万株西瓜育苗订单,要20天完成。“女子嫁接队关键时刻大显身手。”刘瑞平说:“这支千人女子嫁接队,北上内蒙古、南下苏杭、东至广州、西达桂林,而且衝出了国门活跃在‘一带一路’上。”

  踩着时代节拍的新目标

  2018年,张庆文与刘瑞平成为名副其实的育苗状元,每人年育苗超过1亿株。张庆文告诉记者,去年10月,中国农大确定曲周为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示範区。刘瑞平抢过话头说:“今年9月,国家八部委发文支持曲周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这两个踩着时代节拍舞蹈的落榜生,共同注资成立河北大德志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们给自己定下新目标:“建立蔬菜种子数据库和原创种子试种基地,联手挤进中国蔬菜产业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