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官方调查:复工两周 物流业复产率仅35.5% 盼更强有力联动措施纾困

2020-02-24 14:34:02大公网 作者:海岩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距离2月10日大部分地区部署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至今已逾两周,物流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复工复产先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牵头进行的全国物流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上周末(21日),六成以上企业复工营业,但复产率仅为35.5%。目前民生消费和防疫相关的物流供应链基本畅通,但诸多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存在断裂休眠风险。

这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各地物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全国2283家物流企业进行的为期两周的调研。调查表示,当前企业前期反映的复工审批、防疫物资短缺等问题减少,复工开工意愿增强,但经营成本压力水涨船高,加之需求回升慢、产业链协同难、员工返工难以及复工生产有风险,企业复产率回升缓慢。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物流企业、园区、站点开门营业复工比例,从复工第一周(2月12-16日)的49.2%,升至第二周(2月17-21日)的62.2%,但复产率只从35.1%升至35.5%,复产率回升幅度远低于复工率。

企业复工不复产,近7成的企业复产率不到50%,一半的企业复产率在30%以下,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复产率不足10%。从行业看,机械电子类物流、纺织服装物流、汽车及零部件物流、建材家居和渣土运输、生鲜冷链食品物流等受疫情冲击较大。

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存断裂休眠风险

调研报告还提出,目前除了民生消费和防疫相关的物流供应链基本畅通之外,诸多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存在断裂休眠风险。比如,机械电子和汽车物流企业反映,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环环相扣,众多中小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复工时间和程度不一、原材料满足状况不一,企业生产难以维持,面临开工不久又不得不停工的状况。

随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各地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湖北以外地区的政策重心开始向企业复工复产倾斜,但复工不复产的现象广泛存在。大摩“复工进展指数”就显示,目前返程人员不足借钱返乡的三分之一,工业产能利用率未恢复至春节前50%。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就表示,尽快安全顺利地全面复工,比任何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都更重要。”他测算,若疫情在一季度或上半年得到控制,实现全面复工,中国经济今年可实现5.9%或5.7%增长。

对于企业来说,复工复产亦是当务之急。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向大公网表示,疫情是企业的压力测试,在危机中看到机遇,比如,疫情以来线上苏宁超市业务翻倍增长。现在关键是尽快推进科学复工,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还要把应对疫情建立起来的多点办公、在线工作常态化。

推疫情特殊保险 减企业复产阻力

对于推进复工复产,调查报告建议,要更大力度的联动措施,纾解企业困难,帮助复工复产,包括完善防疫物资调拨、医疗救助、社保托底等政策,缓解企业用工用人的后顾之忧;建立风险区域和需求响应大数据系统、推出疫情特殊商业保险等。

“大中小各类规模企业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小企业生存意愿和开工意愿强烈,但相互观望,大型企业开工早但复产率受到制约,共同特点都是担心开工后发生疫情,带来伤情保险待遇问题。”报告还特别建议,可依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以疫情为主的特殊险种,政府、企业、员工共同承担保费,降低企业开工压力。

李稻葵则建议,要推出防感染型经济活动的规范和标准,严防复工后疫情大面积反弹。“明确只要在复工期间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科学规范,由复工产生的新增病例不追究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防止地方政府一心保疫情数据,无心复工。”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建议,尽快恢复正常的物流运输,降低产业链断裂风险。加快推动电商快递行业的复产复工,给予大型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复工的资源支持和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