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新闻分析\头盔市场论与口罩经济学\李灵修

2020-05-21 04:24: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盔一带”行动带火了头盔需求,市面上出现的一盔难求情况,直逼春节后全民抢口罩的疯狂。据报道,有些地方的头盔价格三天翻了三倍,其中不乏奸商藉机炒高价格。因此有人提出,既然政府在疫情期间曾对口罩限价,今次也应出手对头盔市场进行干预。

  粗略估计,新规下市场头盔需求缺口超过两亿个。而全国从事头盔生产的相关企业共2100家,大厂的日常产量也不过2000个。这麼算来,高价头盔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格上涨会刺激供给,促使生产者扩大产能,商品价格将在市场竞争中平抑下去。如果产业能够吸引到大量“新玩家”入局,价格下跌的速度还将更快。但是否涨价就一定能解决供需矛盾吗?也不尽然,因为市场也会有失灵的时候,通常牵扯到两方面的因素:价格弹性与增产风险。

  所谓价格弹性,就是指当价格变动一定的幅度,相应的需求量会变化多少。譬如,如果平时卖30块的头盔涨价到100块,就会有一半的人放弃骑摩托车出门,头盔的需求量自然会下降。而对於疫情期间的口罩呢?价格从1块涨到10块钱,人们还是会买。特别是复工复产后,政府要求进出公共场合必须戴口罩。这时候口罩的价格弹性趋近於零,不再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当然,厂商也不一定会因为涨价而扩大生产,他们有自己的风险考量。在疫情期间,抑制口罩产量最大的因素就是熔喷布,但经过採访发现,虽然熔喷布已经翻了几倍,但很多生产者并不愿意扩大生产。原因就在於,熔喷布的生产设备动辄几百万元,厂商担心疫情过后需求下降,新增设备的成本无法收回。这也是为什麼,后来内地组织“两桶油”在内的十家央企投入到口罩生产;而香港政府资助本地口罩生产线,并“承包”一定数量的口罩产出。

  当市场“看不见的手”无法正常运作的时候,就需要政府“有形的手”进行调控。对比看来,头盔的问题仍属市场範畴,无需动用口罩经济学解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