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新基建.新动力系列❷\城轨拥抱科技 5G全覆盖畅遊“云端”

2020-06-29 04:24: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京港地铁近年逐步开发使用智能运维平台和智能维护设备,运用科技为轨道交通赋能

  “我经常用电梯做比喻:在一个城市裏面生活的人,坐地铁从一点去另外一点,其实与坐电梯差不多,只是在城市裏面打横走,我们需要打造的是一个出行空间。”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信明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明确纳入“新基建”範畴,未来将为居民出行实现更多可能性。\大公报记者 张帅北京报道

  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的发展,是京港两地携手合作的一个缩影。2006年1月16日,京港地铁成立,成为内地首个实践“PPP”模式的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截至目前,京港地铁已运营4号线、大兴线、14号线和16号线共计4条地铁线路,还将以租赁经营模式运营17号线。2019年,京港地铁所辖各线日均客运总量约为203.8万人次。

  乘客角度审视服务短板

  2016年,邵信明从香港来到北京任职。4年多来,只要有时间,他一定会去体验在北京坐地铁的感受。邵信明表示,地铁运营企业管理者从乘客的视角出发,更能审视地铁服务与设施的短板。

  作为“乘客”的邵信明,近年来感触最深的就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京港地铁16号线是内地首条5G信号全覆盖的地铁线路,在5G信号支持下,乘客可以顺畅观看4K高清直播,感受VR云遊戏,体验云教育,互动性、沉浸式和实时性感觉更强。在移动支付更加普及的当下,京港地铁也在所辖车站全面推广非现金支付业务。

  邵信明在採访中指出,京港地铁近年逐步开发使用智能运维平台和智能维护设备,运用科技为轨道交通赋能。他并透露,京港地铁正準备试用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在变电所等场所进行自动巡检工作,实现实时预警、智能化数据分析等;此外,还研究在高空及有限空间内利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目视检查,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人员安全性。

  京港地铁也一直在应用与港铁共同开发的“维修管理信息系统(MMIS)”,该系统可对各项运营资产的投入、使用、维修、报废、更换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跟踪与监控,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邵信明举例,假如一个灯泡平均可以用到100小时,一般到95小时可能就会更换。MMIS系统则能够精确定位这个灯泡使用到99小时的安全临界点,这样各种物品就更加能够“物尽其用”。而在维护维修方面,可将大数据挖掘、整合及可视化分析应用於部分作业场景,会优化整个运作环境,让轨道交通的维修更加智慧。

  重视沿线物业开发

  城轨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专题研究,类比铁路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按投入产出系数、产业链乘数效应系数估算,城轨交通建设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6,包括对上中下游产业间接带动作用在内的综合贡献率为8.2。这意味着,城轨交通建设投资1元(人民币,下同),直接拉动GDP2.6元,最终拉动GDP8.2元。

  邵信明提及,港铁公司成功实践TOD理念(公共运输导向型开发),以“轨道+物业”模式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沿线土地开发在规劃、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同步运作,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交通枢纽、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公共服务等不同城市功能的综合利用。同时将轨道交通发展产生的外部效益转换成内部效益,通过合理收益补贴线路运营维护,进一步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