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在论坛指出,中国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均能源需求上有较大上升空间,未来碳减排的压力较大;要及早设置清晰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在总量约束下,由市场供求决定配额交易,形成清晰的价格信号。要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包括碳衍生品在内的金融产品,有利於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刘桂平引述国内外主流机构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大概在150至300万亿元人民币之间,相当於年均投资3.75至7.5万亿。巨量的资金需求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各类投资风口不断湧现。他说,央行正抓紧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易纲也表示,人民银行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首先,是完善绿色金融标準体系;其次,是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準;再次,是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研究直达实体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最后,是引导金融机构防範气候变化风险,人民银行已开展金融机构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并持续监测评估金融机构绿色转型进展。
今年中国央行将与美国财政部共同担任G20(20国集团)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席主席,加强协调G20各成员国,讨论制定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共同推动信息披露、绿色标準等重点事项。刘桂平透露,正在与欧盟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债券、贷款等分类标準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