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作为深港合作的“桥头堡”,生机勃勃的前海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6日发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中,提及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是国家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一轮发展,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港深合作水平的重大部署。对香港而言,前海深港合作区进入发展新阶段,既是对香港未来与深圳、大湾区合作发展提出新使命,亦给香港带来新发展空间,双方未来可推动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共创美好大未来。
支持港经济社会发展 提升大湾区合作水平
前海合作区自诞生以来,就明确定位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并以“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作为发展导向,承担着自由贸易试验、粤港澳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重要使命。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成果丰硕,产业布局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为主,充分发挥了香港金融、法律等专业优势与深圳市场、人才和体制机制优势,实现互利共赢。香港亦以己之所长,贡献国家所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获得经济增长动力。
“开发建设前海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前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前海方案》特别提出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
这些部署和要求,充分考虑了香港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香港高端专业服务业的固有优势,清晰指明港深合作的方向和重点,为香港扩大了发展空间,有助破解香港产业单一、上升通道狭窄等难题,促进香港经济结构转型。
纾缓土地困境 助香港产业发展延伸
随着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容到120.56平方公里,以及前海合作区进一步推进与港澳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研究加强在交通、通信、信息、支付等领域与港澳标准和规则衔接,前海将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区学习、工作、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方面提供各种便利。不难看出,前海可作为香港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纾缓香港土地空间严重不足的困境,协助香港产业发展延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香港年轻人提供新型就业和创业机会。让港企、港青在前海合作区发展就像在自己熟悉的主场一样,可以在更宽广的舞台一展身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香港拥有高度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亦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在大湾区具突出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深港双方可紧紧抓住《前海方案》《横琴方案》创造的大好机遇,用足用好“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措施,携手粤澳提升大湾区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共担合作重任,共享发展红利,谱写出新的发展篇章。
数读前海成绩单
1.首家互联网银行、首批相互制保险机构等落户前海,前海持牌金融机构累计达252家,基本形成了高端引领、集约发展、辐射示范的现代服务业体;
2.2020年,前海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比2013年增长51倍;
3.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注册资本1.28万亿元;
4.截至今年9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545家,其中香港团队264家;
5.在前海执业登记备案的港澳专业人士共290人,其中税务专业62人、工程建设领域180人、法律专业48人;
6.前海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其中在全国覆製推广65项,全省覆製推广82项,全市覆製推广203项;
7.累计推出法治创新成果110余项;
8.截至2021年6月,前海法院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收案1.23万件,其中涉港案件8392件,受理涉港案件数量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