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中国外汇储备终结“两连跌”。截至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报32176.14亿美元,较前值增长169.88亿美元或0.53%,连续半年稳定在3.2万亿元关口上方。受访专家表示,中国外储资产估值的提升,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以及跨境资金持续的淨流入态势,是10月中国外储规模环比回升的主因,从经济基本面看,未来中国外储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受新冠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10月美元指数微跌,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中国外储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上月中国外储规模环比上升。
交银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阶段性小幅升值”格局;同期,美元兑欧元、英镑、日圆等非美元货币保持相对强势。综合判断,估值效应推动上月中国外储规模环比回升。唐建伟又观察到,10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达5106.3亿元,同比增加36.6%;当月,陆股通资金淨流入接近250亿元人民币,预示跨境资金仍延续淨流入态势。
中美利差收窄至133点
10月人民币兑美即期汇价及中间价分别升值617及947个基点,10月末报价为6.4009及6.3907,升幅分别为0.96%及1.48%。唐建伟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为未来经常账户平稳运行、国际收支延续总体平衡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国外储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
他并估计,由于美联储已表达了“尽快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态度,美元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微,综合当前中美利差已收窄至133个基点,1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在6.3至6.4区间波动。
王春英也强调,当前新冠疫情仍持续反复,全球经济复甦面临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依然较大,但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且具有强劲的韧性与巨大的潜力,这都将为未来中国外储规模保持总体稳定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