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每月出口增速
2022年欧美新冠疫情进入平稳期,各界原本期望环球市场需求反弹,岂料一场俄乌冲突,能源价飙升,推高欧美通胀,居民消费受制,需求走弱。另外疫情使内地与香港跨境陆路货运受阻,香港2022年1至11月出口下跌6.4%,市场料全年跌幅达5%至6%。展望2023年,随着内地与香港通关,贸发局料本港出口将回升5%,部分商界人士则较保守,认为有2%至3%增速已算不错。\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
谈到2022年香港出口表现,从事出口业多年的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向大公报表示,由于2022年欧美新冠疫情已进入平稳期,市场普遍预料全球经济将持续复苏,但俄乌冲突,令全球能源及原物料价格大涨。最令人头痛的是,欧美等国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欧盟为了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不断寻找替代供应方,全球能源价格因供求关系而居高不下,电价大涨,欧洲通胀高达双位数。
高通胀影响消费意欲
资料显示,10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达10.6%,创历史新高。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有11个国家通胀率达两位数,波罗的海三国通胀率更高逾两成。林宣武坦言,通胀高企,打残欧洲经济,普罗大众支付能源费和必需支出后,“银包”大为缩水,阻碍消费复苏。而美国多次加息,对经济构成的负面影响逐步浮现,居民消费力走疲,欧美市场只有“平价货”畅销,“贵少少”的产品皆乏人问津。
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庄子雄向大公报表示,由于2021年供应链问题影响全球供货,2022年初不少买家积极采购,但欧美通胀走高,消费信心下降,很多产品滞销,买家库存大增,下半年不少买家取消或推迟订单,即使进行采购,金额也大不如前,使出口商生意十分难做。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则认为,2022年1至11月,香港出口按年跌幅为6.4%,主要由于内地与香港的跨境贸易量在疫情影响下骤降。主要市场方面,1至11月香港出口至美国跌3.3%,出口至欧盟亦不景气,主因是消费者及商界情绪受到各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能源及食品价格高企及俄乌冲突三大因素影响。同时,香港对内地出口跌11%,很大程度上是跨境陆路运力下降所致。
今年出口料反弹半成
范婉儿估计,2022年香港出口将下跌6%;而庄子雄与林宣武则异口同声,估计大约跌5%。展望2023年,范婉儿预期,跨境陆路运输在2月或3月回复正常,2023年香港出口有望增长5%。庄子雄认为,由于已消耗一定存货,且内地放宽防疫限制,重新加强与世界往来,对环球贸易产生很大推动力,料2023年香港出口增长5%至8%。林宣武较保守,他指出,俄乌冲突持续、疫情恐再度生变、欧美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将影响2023年香港出口表现,且去全球化的形势愈来愈明显,成为影响香港出口贸易的隐忧,预料全年有2%至3%增长已不错。厂商会会长史立德则料,2023年香港出口呈前低后高,全年平均增长率料不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