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京粤沪位列前三

2023-08-18 11:34:22大公网 作者:李晓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近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在大会主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发布(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报告全面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20余万数字经济企业数据。指标体系基于发展基础、发展要素、发展能力、发展动力、发展应用五大核心维度,涵盖13项二级指标和40余项三级指标。在去年指数报告的基础上,今年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通过综合区域、产业、企业数据,并加入要素、盈利、资本等新指标,使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3成为全面展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景图”和“风向标”。

  《报告》从总指数结果来看,各地区指数集中在40至100之间,第一梯队包括北上广、江苏、浙江等10个地区,第二梯队包括河南、重庆、河北、贵州等12个地区,其余地区处于第三梯队。其中,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分值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北京95.6、广东94.8和上海85.8。

  《报告》显示,从区域间的总指数和分指数来看,东部地区大多处于第一梯队,无论是总指数还是分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数字经济整体发展较为全面。中部地区大多处于第二梯队,总指数、分指数处于全国平均值附近,内部发展较为均衡。西部地区在三个梯队中均有分布,川渝区域总指数相对领先。东北地区整体较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距。

  王蕴辉介绍,从资本活力分布来看,2022年,数字经济企业交易事件超过23万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仅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5地的交易事件数量就占全国的70%左右。从分项指标来看,第一梯队中,发展基础、发展应用分指数波动较小,发展要素、发展能力分指数波动程度次之,发展动力分指数波动最大,体现出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应用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但市场活力、企业发展动力差异较大。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