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大有可为/留学生回乡创大米品牌

2023-12-05 04: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米是光东村的一大特色农产品。

  文旅将客流带到边境村,很多企业纷纷走向乡村,为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回流创业。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村党支部书记金宪透露,这两年开始有年轻人回到村子创业,像开民俗餐厅、咖啡馆、超市都是返乡的年轻人在经营。

  光东村在吉林省延边,是以稻田旅行而闻名的边境村之一。崔信子在和龙市出生,此前在韩国求学、工作,今年回国后在光东村置业,经营民宿。“这套房子花了36万元(人民币,下同),装修费90万元。一共两房,都是一室一厅,每间1000元一晚,周末和节假日民宿都会客满。”崔信子在短视频平台推介自己的民宿,吸引了一些向往田园生活的粉丝前来体验。崔信子的直播效果不错,所以打算明年扩充业务,在直播间带货当地特产。

  每年毛利润高达百万

  光东村的稻米产业“吸金”能力强。大米品牌有“海兰江”和“吗西达”。金君是“吗西达”大米的品牌创始人,在2008年留学回国后扎根村子,做起了大米生意。“以前村里的水稻只能以收购价销售,而且水田不多,一年从头忙到尾也赚不到多少钱。我刚回村子时,跟着父母种地,再将粮食批发出去。在创建品牌后形式转变不少,‘吗西达’品牌大米平均售价每斤7元,高端的每斤17元,每年毛利润100万元左右。”

  金君表示,吗西达农业技术服务承包了光东村120公顷的水田,其中一部分由企业自己种植,其余水田同村里的种植户签订订单合同。“企业种植部分的土地来自村民流转,每年一垧地得向村民支付租金8500元。订单合同的模式是水田由村民种植,收获后企业再以高于市场价3毛钱收购。由于每户水田的持有量不同,我出售水稻要比市场价格多卖3000元到1万元之间。”

  “有路子赚钱,就有人回来了。现在每年能有3到5个村民回来。”下活龙村村书记宋修福认为,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村企合作、校企合作、边境线游带动等方式,边境村大有可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