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国际经济 > 正文

财经观察/货币财政政策并行 免却减息后遗症/大公报记者李耀华

2019-08-21 04:24: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传媒周二广泛报道,白宫为了刺激经济,将再次减税,而德国在周一亦表示,将会推出总值4000亿港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连同较早前泰国、印尼等,亦有意推出巨额刺激措施,反映全球各国已兼用财政和货币措施来刺激经济,一改过去十年偏重宽鬆货币政策的做法。

  自从2008年爆发金融风暴后,在美国牵头下,日本、英国、瑞典、欧元区等相继透过超低息和量化宽鬆来刺激经济。经过一轮量宽和低利率措施后,美国、欧洲、日本、英国和多个新兴国家的经济都避过衰退。

  美国经济在受惠於量宽下,已慢慢回复海啸前的动力,加上总统特朗普为了尽快取得政绩,在2018年初签署了税改法案,实行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税改,令未来10年内,约80%家庭的税负减低,而大多数美企亦可享受较低的税后资金成本。在税改推行后,美国经济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在去年全年录得2.9%,为2015年以来最强劲,而企业盈利增长亦有显著改善,去年次季美企盈利更曾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等经济虽然因为量宽而逃过再度衰退的厄运,但经济在多年来都未见显著改善,於是把宽鬆政策推向极致,纷纷推出负利率措施。

  有别於以上这些国家,美国经济不但避过衰退,更不断改善,联储局已逐渐退市,并由2015年底开始加息,令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然而,自从美国去年中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后,形势急变。全球增长大幅降温,金融市场亦急剧波动,使日本、欧洲等国被迫延迟,甚至放弃退市计劃。

  但在多年的量化宽鬆后,多国利率已跌至历史新低,而连番购债后,债市的流通量大减,要进一步量宽看来并不容易。近日盛传德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準备推出财政刺激措施,配合现行的货币措施来催谷经济。

  美国虽然仍有息可减,但在今个经济低潮中,相信不会完全重施故伎,主要原因是减息政策损害银行盈利,令本身为百业之母的行业难保增长。而且,虽然经过了七次的加息,但按历史水平来说,利率目前仍然偏低。在这情况下,便唯有货币和财政政策并行,以减少减息所产生的后遗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