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周日石油设施受袭后,估计每天石油减产量与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伊朗革命期间相近,油价因而急升。然而,石油供应减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难与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原因是目前全球的经济产值,比90年代和80年代大幅增加,即使失去同当年等量甚至更多的石油,全球经济所受到的压力会相对小。另外,全球石油生产已不再集中於中东地区,而已分散至其他国家,令中东地缘政治危机难再造成全球油荒。
在1990年夏季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发动波斯湾战争前夕,纽约期油曾在8月6日一天内急升了14.4%,当日道指急跌了3.32%,原因是投资者恐防石油供应减少会拖累全球,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而在1978年至1980年间的伊朗革命期间,油价亦曾大涨了逾160%,道指亦因上述原因而曾大跌了一成六。
然而,今次石油供应骤减并未有拖累道指再次急跌,周一收市时只微跌了0.5%,表现远比上两次危机稳定。究其原因,1990年全球的经济产值只有37.9万亿美元,而1979年更只有27.4万亿美元,相对来说,目前全球经济规模已达至84.8万亿美元,故即使每日失去相若数量的石油供应,对今天全球经济的影响,肯定低於上两次危机。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1980和1990年代,全球石油供应一直依赖中东地区,故每当中东地区爆发政治危机时,投资者都会担心石油供应短缺将推升油价,并拖累经济增长。但时至今日,美国已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日产量达1224万桶,故即使沙特大幅减少产量,美国页岩油将会增产填补,令全球油荒的危机减少,投资者亦不用担心油价会因为油荒而持续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