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美国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按年急升5%,创13年新高,主要是美国人被遏抑的需求已释放出来,导致物价上升。
然而,由於通胀数据仅略高於预期,而市场普遍相信只属短暂,美股不跌反升,标普指数更曾再创历史新高,最高曾升见4249点,升30点,道指亦曾升290点,报34737点。10年期债券孳息回升,一度见1.53厘,其后再回落至1.48厘。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升5%,为2008年8月(5.4%)以来的最大升幅,并分别高於分析师早前预计的4.7%,以及4月份的4.2%。
即使扣除较波动的食品和能源项目后,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亦大升3.8%,为1992年以来最大升幅。4月份该指数的升幅为3%。
物价短暂抽高 联储出手机会微
美国物价在近月的升幅,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受疫情高峰期影响导致的大跌;此外,美国经济逐渐复甦亦带动货品价格上升,例如,市场对出租汽车、酒店、航空的需求都在增加。
单计二手车和卡车的价格指数,5月份便大升了7.3%,佔整体通胀约三分之一。原因是半导体供应短缺影响汽车生产,令二手车价格亦水涨船高。
美国联储局官员对通胀一向较为容忍。虽然超宽鬆货币政策已实行一段长时期,但消费物价增长一直缓慢。联储局官员不断强调,近期的通胀率上升,相信只属暂时性而非持久。
B. Riley Financial的首席全球策略师Mark Grant表示,数据略超预期,但并非偏离太大,相信不会改变联储局超低息政策。
纽约法国兴业银行美国利率策略部主管Subadra Rajappa指出,数据令市场略鬆一口气,不明朗的因素扫除,债券的沽压亦不严重。
数据符预期 减轻债市沽压
Spartan Capital首席市场经济师Peter Cardillo则相信,今次数据有较惊吓的一面,主要是核心通胀方面,故明显地反映美国的高通胀情况是数年来未见,相信未来1至2个月会继续上升。而最重要疑问是,数据是否证实联储局出错?通胀已属於结构性,而非暂时性?相信这种揣测将在短期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