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国际经济 > 正文

经济透视/客量达疫前60% 航空业明年料复常

2022-05-23 04:24: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全球航空客运市场分布

  新冠疫情困扰全球逾两年,各国经济萎缩,旅游骤冷,航空业遭受重创,随着俄乌冲突大幅推高能源价格,加上变种病毒Omicron肆虐,市场预期会进一步打击行业的复苏。然而,情况出乎意料,全球航空业持续好转,3月客运量按年大升76%,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更预计明年会返回疫情前水平,较早前预测提早一年。不过,亚太区因严格防疫限制,复苏步伐较慢,而目前全球航空业人手短缺,也成为障碍之一。\大公报记者 李耀华

  在疫情最严峻的日子,各大航空公司舵手派定心丸,只要疫症缓和,防疫措施松绑,客量便会完全恢复。有数据证明,疫症不会改变大众外游的方式,航空业仍会延续过去数十年来的长期增长趋势。

  IATA公布,今年3月整体客运量按年大升76%,较2019年疫情前高峰期低41%,换言之,即回复至六成水平。该协会总干事Willie Walsh表示,行业恢复速度较预期快,今年预订需求强劲,看好行业明年返回疫情前水平,即较早前预测提早一年。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了航空界研究公司Cirium的资料,结果显示,过去数月航空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向好,即使新冠变种扩散和俄乌冲突升级,亦未对行业的复苏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又发现,各国航企的复苏步伐并不一致,主要受地域、航企种类、航线长短及禁飞令的影响。

  境内线成恢复推动力

  另方面,部分国家如中国、美国及俄罗斯等,其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逼近2019年水平,即疫情爆发前的盛况,因而本土航线复原速度比国际航线快,航空公司的损失亦较其他国家航企少。以俄罗斯为例,虽遭欧美多国制裁,但国内航线需求异常强劲,今年4月航班数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1%。

  不过,亚洲各国的防疫措施是国际航空业复苏的一道难关,部分地区仍实行禁飞令,欧美航企只能营运有限度的亚洲航线,加上俄罗斯封锁领空令国际航线成本增加。

  中国方面,原预计国际航班数目在7个月内回复至疫情前水平,但随着新一波疫情的来袭,令国际航线复苏步伐变得难以预料。

  其他市场方面,曾受疫情蹂躏的美国,航空业已见好转,今年4月航班数量仅较2019年同期少14%。至于欧洲,航空和运输市场情报机构CAPA的资料显示,区内航空业已经消化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冲击,4月航班数量虽较2019年同期少两成,但可望在夏季回复至正常水平。事实上,IATA数据亦显示,欧洲航空公司在3月的总需求按年急升4.2倍,为地区之冠。

  亚太地区是国际航线的重灾区,旅游公司ForwardKeys的资料显示,截至3月底,东南亚的国际航班数目仅及疫情前的38%。IATA相信,今年亚太地区的国内和国际航运量只有2019年的68%水平,要到2025年才能重返疫情前水平,较其他地区慢一年。

  事实上,全球航企饱受疫情摧残,当中以历史悠久的国家航空公司(Flag Carriers)最重伤,如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等,在疫情前主力营运跨洲际航线,商务客位占显著份额的利润。但疫情全球扩散,这类航空公司业务深受打击。

  相对地,欧美廉航公司借较简单的营运模式、点对点航线和休閒市场策略,在疫情中突围而出,复苏速度较大型航企快得多。总部位于英国的欧洲第二大廉航易捷航空(EasyJet Airline)公布,夏季预订机票量已超出2019年同期。匈牙利廉航威兹航空(Wizz Air)行政总裁JozsefVaradi表示,即使疫情未完全退却,俄乌冲突亦持续,但是公司已经复苏,主要得益于分散和扩大经营网络所致。

  裁员影响浮现 爆机师荒

  全球航空业规模虽然有望提早一年返疫情前水平,但也面对不少挑战,最显著是人手问题,特别是机师严重不足。

  研究机构OliverWyman估计,今年初至2024年客量将会恢复,但航空公司在疫情时大裁员,机师更首当其冲,全球服役的航机只及原来的76%,未必能应付未来的增长需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