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愈辩论愈心寒 愈迟买愈贵

2018-06-15 11:52:05 作者:陈永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展开为期五个月的土地大辩论,提高了香港住屋问题的透明度,本属好事。但未有楼在手的市民亦因此愈看愈不对路,原来香港土地短中长期开发土地都面对诸多严重难题,引致近期更多人先下手为强,买了楼再算。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指出,土地短缺绝不单止1200公顷,因为这数字没有计及市民想“住大啲”的诉求;现时的估算也没有整全考虑人口老化而需要更多医疗、安老设施等。黄远辉还表示,他们亦实在有需要建立土地储备,以满足各种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创造更多可能性。计及凡此种种因素,实际短缺将会更多。

为何会出现今日土地短缺的困局?问题症结是由于过去好一段时间觅地造地的工作停滞不前。以填海造地为例,若以千禧年为分界线,1985至2000年填海造地共有3000公顷,即每年约200公顷。2001至2015年只有约690公顷填海地,即每年40多公顷,下跌了足足八成。

在2007年至2016年间,平均每年房屋落成量只有约2.57万伙,较前十年的平均每年5.98万伙,下跌了超过五成。未来十年,公共房屋落成量只有23.7万个单位,低于28万的供应目标。

土地供应难有进展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指出了问题所在,并希望透过谘询社会意见然后分析採取什么措施应对,属于好事。但不少人却坚持己见,声言寸土不让,在某些方面表示无甚商量馀地。尽管小组将资料分析之后加以落实,预料遇到的阻力会非常之大,满途荆棘是意料中事,但披荆斩棘将会十分困难,增加土地速度将会是龟速。

因为稍有争端,动辄会发展去到法律层面,很容易造成诉讼在法庭相见,得出结果的时间便无法估计。由于太多人懂得利用法律去做抗争,政府争取得来的土地供应绝对是寸寸皆辛苦。

居住是即时问题,租金亦难以有情讲,有能力置业的市民只有速战速决,趁着楼市未再飙升之前,蚊型楼也好,公屋也好,在市场上有供应的住宅单位,买家都追价扫入。因此,近期楼价不住破顶、公屋楼王频现,是有理由的。(中原地产亚太区住宅部总裁)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