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贸易战以史为鉴 结局惨烈无赢家

2018-07-12 03:17:00大公报 作者:朱斌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指,美国本土汽车工业的衰落激发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产业施加更大的压力/路透社

在500亿美元关税尚未完全落地之时,中美贸易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二晚间,特朗普政府发布一份针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目标产品清单涉及服装、电视零件和冰箱,加征的关税约为10%。这使得美国拟对华征税总额达到250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额的50%。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美国这次加税措施?中美贸易战的未来走向将会如何?笔者通过观察历史上美国发起的两次贸易战,以史为鉴,来观察贸易战的演进脉络将会如何。

高关税导致大萧条

历史上的贸易战之一:大萧条时期,美国始作俑者的关税大战。与人们通常的印象相反,建国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美国基本奉行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随着美国本土工业逐渐成长,美国的关税在19世纪末才有所下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明显上升,并在大萧条以后进一步上升,引发其他国家的跟进,加重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与贸易的衰退。1914至1922年美国平均关税率为28.3%,已经明显高于一战前,而1922年国会通过的《福特尼—迈坎伯关税法》(Fordney McCumber Tariffs Act),又使得1923至1929年平均关税率进一步上升到了38.2%。在大萧条发生后,1930年,美国又率先提高关税水平。当年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将平均关税率从38%进一步提升到47%,提高幅度达到23%以上。随着美国提高关税后,其他国家也随即跟进提高关税,提升幅度超过美国。

关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国际贸易的萎缩更加严重。大萧条后各国工业生产、国际贸易都出现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下降幅度都在40%左右,而国际贸易下降幅度更甚,甚至达到了70%以上。高关税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而贸易战的始作俑者美国也开始意识到高关税对于经济的损害。

在大萧条末期,美国开始调整政策。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宣称:“以高关税为代表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的经济民族化,是造成全世界经济萧条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这一障碍,国际贸易才能恢复,我国的经济才能从中获利。”罗斯福当选后,美国开始逐步扩大免税品的范围,到1936年,美国进口中应税商品比重终于下降到了大萧条之前的水平。

此后,美国一改过去百年贸易保护的政策惯性,逐步向自由贸易转变。1934年6月,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生效,到1936年,美国先后与13个国家签署了互惠贸易协定,关税率平均降低了13%。此后,关税率进一步下降,到1939年,美国平均关税率降至37.3%,也降到了大萧条之前的水平。

积极寻找替代市场

历史上的贸易战之二:美国对日本发动的贸易战。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崛起,日本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且从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逐步演进,在制造业的不同层级上都遭遇到了美国强有力的“狙击”。从1960至1990这三十多年间,美国对日本分别在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和电信六大领域展开了贸易制裁。这其中,最为激烈的是1979至1987年美国对日本汽车发动的贸易战。自1970年开始,日本汽车工业开始崛起,对外出口汽车数量增长迅速。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销售了近200万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到达21%,年出口额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

在美国开始对日本就汽车出口提出贸易交涉后,日本汽车出口在1981年一度出现小幅回落,但随后又于1985年增长至673万辆,创造了日本汽车对美出口的历史峰值。在日本汽车高速增长的同时,美国汽车在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被强挫,八十年代初美国汽车业有将近6万工人失业,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区的企业出现破产,导致了“铁锈带”(Rust Belt)的形成。

美国本土汽车工业的衰落激发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产业施加更大的压力。最终美日汽车贸易战以日本汽车企业赴美设厂、主动限制对美出口、放开国内汽车产业而告一段落。

回顾历史上美国发起的两次贸易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点启示:

其一,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贸易战一旦被发动,就不会被马上停止,其惯性往往会延续多年。只有等贸易战的后果通过时间有足够的发酵,使得贸易战当事国的国内民意发生变化,导致相应的政策方向调整,贸易战才会出现转向。

其二,面对贸易战的冲击时,受攻击方可以有多种方式缓释贸易战对本国产业的冲击。在美日汽车贸易的冲突中,日本通过加大对于替代市场(欧洲和亚洲)的出口,以及大规模赴美设厂,巩固并延续了日本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使得日本车始终在美国国内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两点启示,对于当今的中国,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西南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