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中国改革预期升温 外资加速布局A股

2018-09-22 03:17:10大公报 作者:沈建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对于中美贸易战与内地去杠杆,A股的投资者要远比美国、欧洲的投资者要悲观

A股今年在内忧外困之下,整体表现低迷,市场信心不振。9月17日,沪综指曾一度跌至2651点,是2016年1月26日以来的新低。然而,相比内地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外资加速流入A股市场。外资加速布局中国股市背后的逻辑是什么?A股近期反弹是市场信心的恢复还是昙花一现?背后基本面和政策驱动何在?

境内外投资者对A股信心形成明显差异。今年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海外贸易战的阴影下,A股跌幅接近两成,但国内外投资者情绪却存在较大差别,相对于内地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国际资金却在藉着博鳌亚洲论坛之后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的契机,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加速流入A股市场。

金融市场加速开放

外资抄底A股市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对去杠杆与贸易战等中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海外投资者没有内地投资者那样悲观。

通过与欧美企业家、投资者的广泛交流,笔者发现,对于中美贸易战与内地去杠杆,A股的投资者要远比美国、欧洲的投资者要悲观。这反映在股市上,年初至今,沪综指数下跌18%,深成指数跌幅超过25%,而港股跌幅相对较小,不超过10%。

与此同时,在内地民企面临去杠杆与环保压力、业务大幅收缩的同时,海外跨国企业对于中国的业务布局是在加速的。这其中,一方面有外资受政策影响小的优势,比如,跨国企业资金面相对充裕,未受去杠杆的冲击;跨国企业环保要求较高,内地加强环保的政策压力对他们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也与跨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的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认为发展潜力巨大有关。

其次,中国政府正在加快金融开放政策,对外资颇有吸引力。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表态加速金融开放,这既是对外部贸易战压力的回应,更多的是改革开放更进一步,自身发展的诉求。早在4月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曾就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将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至520亿元人民币等做出明确表态;并承诺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可以看到,当下外资私募已有15家拿下牌照,布局A股,10家已发行产品。同时,中国股票市场进一步融入全球,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初始纳入因子为2.5%,9月纳入因子比例将提高至5%。上述这些举措都增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再次,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去杠杆的意义,海外投资者更看重中长期影响。  就去杠杆的意义,海外投资者更加注重长期影响,认为过去多年来,中国靠债务增加支持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去杠杆、去产能等政策,虽然短期内会让中国经济出现下滑,但从长期来看,降低债务会使得经济运行稳健。

基建投资明显加快

笔者认为,今年以来,外资加速布局A股,主要原因是基于基本面做出的投资决策,考虑到当前A股有些过度回调的态势,伴随着预期的稳定,会有所回暖。

展望未来,内地资本市场能否提振,主要取决于未来风险能否得到合理的管控。从政策方面,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强调六稳,去杠杆更加强调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转向稳杠杆,前期过紧的措施已迎来边际调整,同时强调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基建投资明显加快,8月经济数据消费已经低位企稳,预计未来基建投资下滑态势也将迎来边际改善。

就中美贸易战来看,美国宣布将从9月24日起执行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同一天进行还击,涉及600亿美元商品,贸易战有越演越烈之势。但笔者认为,未来中美贸易战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双方都出现负面冲击,贸易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能性,但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进一步说,即便是持久战也不用过度悲观,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好的应对,如稳定预期,通过加强政策协调确保经济不会失速,同时加快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加快财税改革与国企改革,倘若将外部压力变为自身发展的动力,相信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会非常有限,市场信心也会重新修复。

近期中国高层领导人对改革表态积极,稳预期的同时提振市场信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态: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对在中国注册的中外企业都一视同仁;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税负降低,实际收入增加;谈及“民营经济”时表态,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均是对当前市场担忧的税负增加,民营经济发展困难等问题的积极回应。

(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