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稳杠杆撑民企助中国经济突围

2018-10-12 03:17:21大公报 作者:秦逸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最大挑战需要松绑杠杆扶持民企来解决/中新社

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挑战,在于深化去杠杆与贸易战白热化的环境下腹背受敌。只有为地产和民企松绑,才是探索解决之道的正确打开方式。基于对底线思维的理解,笔者大胆预测,中国经济的转机就在明年。

首先需要看懂题面,才能找到解题之道。中国经济的真实题面究竟是什么?去杠杆是绕不过的话题,而去杠杆的底层资产与核心逻辑都在于去地产化:金融地产化,经济地产化,货币地产化。

第一、没有一个政府会拒绝救市,袖手旁观

桥水CEO达里.奥继《原则》之后刚出班的新书《Big Debt Crisis》(《债务危机》)中指出,通过对过去所有爆发过危机的国家的研究,发现没有一个政府会不救市。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人会同意在自己的任上爆发危机而袖手旁观,更不可能任由自己主动引爆危机。

中国的去杠杆出发点是为了经济可持续性,主动而为之的挤泡沫运动,只不过与贸易战不期而遇后狭路相逢而已。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选择经济轨道高速变轨,下一步在内外交困的新形势下,再次主动“微调”保持政策的“审慎”、“稳定”。容不得闪失的当前境况下,按图索骥也是必然。

第二、地方政府收入锐减,饮水思源

经济下滑税源减少,杀鸡取卵式的税收高增长模式无以为继。中国有些区域经济已出现走弱迹象,再死卡土地供应不让卖地,或者进一步土地根本卖不掉乏人问津,地方政府的财政靠什么支撑?

这里有一堆数据和图表可以奉上,但是再精准的数据,再优美的图表,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房产和土地库存双锐减,人为制造刚需激增

经过一年多的深化去杠杆去库存,全国房地产库存和规模以上地产企业土地储备均降至历史低点,生生将稳中有降的刚需燃点再次引爆。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下一波房价走势不是暴涨,就是暴跌。但短期暴跌的理由都很牵强,没有现实基础,发生暴涨的概率更高。

市场经济和消费升级的本质属性,都要求参与主体要实行消费侧改革,在施行供给侧改革之后,国企和民企盈利水平发生了乾坤大挪移;而实行国有土地出让制,政府计划供应土地的房地产市场,最应该实行的就是供给侧改革,但是每次调控从来都是从需求侧四面出击。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萧伯纳

第四,化解结构化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层逻辑

地产崩盘的末世景象无人敢尝试,哪怕资产价格大幅下行也是不可承受之重。而目前最有可能引发中国金融结构性风险的资产,地产的能力值高居首位,远超其他潜在因素。

首先,资产价格下行会继续动态损害去杠杆成果,使得去杠杆成为不能完成、也没有休止符的任务。

其次,没有支撑点的经济惯性下滑趋势,使得债务危机比任何时刻都更易燃易爆。不但动态影响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政府债务也将陷于动荡不安之中。国企央企基本上等同主权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层的底线思维在此有一道清楚无误的红线,红线既是生死线。

再次,去杠杆要严防死守过犹不及的底线,否则将轻易陷入引爆结构化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尴尬境地。

第五,贸易战背后是资产杠杆问题

美国在贸易战中针对中国的主要杀招也是打击中国资产杠杆的问题,金融杠杆、地产杠杆、企业杠杆、居民杠杆,但是政府债务是爆发点和国际社会主要诟病的领域。而其中用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和最终兜底的国企债务,通常被事实上认为是政府的影子债务。独立自主的应对政策可以反对将矛盾焦点过度聚焦于政府债务,但不能顾此失彼对民营企业过度去杠杆来作为解决之道。这样既不能转移焦点,也不能在贸易战全面爆发之刻避免应对失当、进退失据的窘况。

美国副总统彭斯近期在华盛顿智库的演讲,也表达出了如此的要求。当然笔者此前也多次表达过类似观点,但恐怕只有被彭斯这样的美国高层亲口说出来,这样的观点才能迅速在国内达成共识。

而放眼世界来看,全球化进程是阶段性的,它出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矛盾相对缓和的阶段。全球共治与国际合作理论,也诞生于全球化阶段。但当全球化不能带来普遍意义的利益增长之时,或者说,遭到左翼的阻击,国际冲突的机制就会启动,帝国主义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就会找到市场,现实主义粗暴地将理想主义赶下台。再也没有普世价值与全球共治,一度被流放的汉斯.摩根索主义将会夺回舞台。作为国际领导者和大国担当,中国理应与国际社会共同阻止反全球化的势力崛起,防止反噬多年来国际社会共同创造的来之不易的全球化成果。

第六、去杠杆不会造成“去民营”

去杠杆最大的伤害是造成了新一波去民营化,虽然今年屡屡出现各种奇谈怪论,但现实世界中的国进民退既没有理论和政策依据,也没有经济实力和现实条件作为基础,更遑论外部环境烽烟四起。

同时地产不仅是政府和国企的核心逻辑,更是民营经济和居民财富的底层资产。地产不但具有带动实体经济的功效,还是实体经济的底气和后盾。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创业者不但具有浪漫主义者情怀,还普遍拥有着勇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否则,如何解读明知不可为而大无畏的企业家精神?衡量企业家安全感和尊严的重量,保护其合法财产的保值增值作用才是最好的天平。

第七、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遭遇打击

长期以来,香港资本市场一直作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国际化引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A股市场自身的特点和局限,代表未来经济最有活力的新经济企业,几乎全部都是民营创业企业,大部分会选择在港股上市,少部分赴美IPO,基本和A股绝缘,所以港股恒生指数也伴随美股双双升到历史高点。但是随着美股道指的节节高升,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不但随着新股普遍破发而大幅下跌,并且史上第四次低于道指,而港股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都稳稳高过道指。

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持续遭受政策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不但A股城门失火港股有殃及池鱼之虞。对新经济经营实体的打击和对港股规则的冲击,会从上市公司资产和交易规则两方面影响港股市场核心逻辑。

而港股上市公司资产的A股化不但持续受内地环境深刻影响,港股市场资金和交易规则的国际化同时更受国际局势左右。贸易战的持续深化,也在深刻改变着港股市场的发展轨迹。未来港股更倾向于哪一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要衡量哪个市场对自己更有吸引力。

第八、地产只是经济强心针,单靠国企独木难支

中国国企的真实竞争力,鲜有被完全市场化论证的范例,一出手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中兴事件,相信国人还记忆犹新。松绑地产虽然只是强心针,但这口气儿上不来,经济的休克反应将立竿见影。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误伤,去杠杆最严重的后果是沉重打击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最有价值、贡献度最大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这才是中国经济真实题面的关键所在。为地产和民企松绑,才是探索解决之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贸易战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只要及时止损,何以“言败”?除非败局一发不可收拾。因此,以底线思维构筑的经济模型主要系数为基础大胆预测,明年经济一定不比今年好,但是明年一定有转机。不管是先导作用还是政策的时效性,地产复苏一定先于实体经济。

第九、未曾“战败”不为败

解铃还须系铃人。一系列自扼咽喉一波三折的花式操作,恐怕是对“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之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本人最大的误会,比玻利维亚和俄罗斯的误会都大都深。况且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时局下,有什么理由不把掐着自己脖子的双手松开一点呢?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首席经济学家 秦逸飞博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