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为何银行出现三个P?

2018-10-22 03:17: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原按揭经纪董事总经理 王美凤

  美联储於上月一如市场预期上调联邦基金利率0.25%,本港加息条件已成熟,大部分银行先后公布上调最优惠利率(P)0.125%,其中两家中小型银行则公布加P0.25%,导致市场上出现三个P,分别为5.125%、5.375%及5.5%,原因为何?

  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基础及资金成本出现很大差别,大型银行存款基础庞大,虽然银行体系结余已较年初减少逾千亿元至大约760亿元,但仍高於海啸前约100亿元上下水平。在现时银行结余仍充裕情况下,大型银行若加息后存息支出增额大於按息增加收益,原则上会有不对称加息的动机。

  不过,存款零利息已超过十年时间,反而按息已於去年因应拆息上升已有所上升,现时市场已具备加息条件下,相信银行不会在2012年后首次启动加P的时间上,选择只加P而不加存息,以免市场反应负面,亦增加流失客户的机会。因此,是次大型银行选择加息幅度没有跟足美息之0.25%,P加幅为0.125%,加息后四家大型银行之P分别为5.125%及5.375%。

  原则上,大型银行在P的调整方面具指标性,其他银行一般较大机会同步跟随。然而,9月底期间银行同业拆息持续上升,与供楼相关的1个月期拆息升至2.27%(9月27日计),已达十年新高水平,拆息基本上已高於加息前之实际按息2.25%水平,加上银行之定存息率已相继提高,反映银行平均资金成本均在上升。

  对於较依赖拆入银行同业拆息作为资金的中小型银行,拆息上升等同提高资金成本,是次大型银行仅加息0.125%,幅度少於市场预期,加幅对於中小型银行或未足以纾解加息压力。这情况下,有个别中小型银行公布上调P之幅度有别,加幅为0.25厘,调整后之P为5.5%,市场如今遂出现3个加息后之P。由於个别中小型银行已於早前公布上调活期存息至0.25%,P加幅更需达0.25%才能对称存息支出及按息收入。供楼人士面对市场三个P,应小心计算比较当中的实际息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