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中国四“稳”势态不变 经济有底气无惧贸战

2018-10-24 03:17:18大公报 作者:石建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深化,经济效益提高,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2%
 
今年3月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唱衰和担忧中国经济的议论不断,有些经济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不足,股市下行压力也因此加大。就在本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经济前三季度运行指标,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从中不难看出,贸易摩擦没有改变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有韧性有底气。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勳
 
面对外部环境明显变化带来的压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当更加坚定,用转型发展的确定性来有效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而且,新动能正快速壮大,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平稳运行增添后劲。
 
消费贡献率提高
 
中国经济的“稳”,首先体现为经济增速稳。儘管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7%,已连续十五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至6.9%的中高速区间。其次体现就业形势稳。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左右,全年11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正稳步实现;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9%,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三是物价水平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总体平稳。第四是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以上四个国际通行的经济观察指标反映出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
 
中国经济向“好”,首先体现为结构在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巩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0%,高於资本形成总额46.2个百分点。服务消费佔比持续提高。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佔比为52.6%,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高技术製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9%,增速比全部投资快9.5个百分点。新产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高技术製造业和装备製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8%和8.6%,分别快於规模以上工业5.4和2.2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4个百分点。
 
其次体现在经济效益在提高。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3%,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效益改善有利於企业稳定预期。
 
第三体现在人民生活在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万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出口依赖度下降
 
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可控。不否认,美国挑起和升级贸易摩擦,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困扰和衝击,但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总体可控。据粗略测算,2007年,中国对出口的依存度接近70%,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主动调整战略,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今天出口依赖度已经降至10%左右。2017年末,中国GDP总量是82万亿元,出口贡献是8万亿元左右,这8万亿中对美国出口约佔1/3。即使中美贸易摩擦最后使得中国对美出口为零,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为0.2至0.5的百分点。
 
中国经济有韧性有底气有迴旋余地。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00%。发挥好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将贸易摩擦的影响缩小到可控範围内。从对就业影响看,随着一些出口商品被加征关税,可能带来一些企业订单减少,进而影响就业。当前中国正处於就业增加的良好时期,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有利於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能够有效克服经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从对物价的影响看,中国有世界上最大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工农业产品供应充分,服务业供给不断增强。只要保证供求基本平衡,因贸易摩擦带来的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很难带来全局性价格上涨。从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看,当前中国货物贸易保持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稳定,跨境资本淨流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笔者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因为中国经济整体有韧性、内需有潜力、迴旋余地大,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完全有能力通过扩大内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开展新的国际经贸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来对冲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