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明日大屿”是长远造地策略,中短期而言仍需谋劃其他造地方案
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港府将花巨资5000亿去打造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劃,不单只是一个愿景,我们亦可以用这蓝图推演到未来楼市的结构。
笔者是完全同意林郑特首的“明日大屿”计劃!我认为这是一个“假设政府没有任何造地方案下”必须要做的策略!我也同意特首的看法,香港在财务上是负担得起这个昂贵计劃的,我更认为这个计劃是有能力赚钱啊!
我认为有关计劃是可以和未来新开发的造地方案作互动,当然,在政治的管治上,“明日大屿”计劃令到政府有和大型发展商讨价还价、收回土地的能力和底气,这点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
纵使笔者同意有关计劃,我们应该将现实準确告诉公众,“明日大屿”填海计劃我认为会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计劃,市场上有很多人评估,最终的楼面地价4000元至1.78万元都有,但是我不打算用这个工程会计的方法去计算成本!我想在市场学上作补充,“明日大屿”是一个应该会在十年至二十年才有进展的计劃,即是说由第一剷泥去填海开始,直至到整个填海计劃完成变成熟地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的成本都可能会上升的,这种增长不能小看。正如我们投资房地产一样,房地产的灵活性及机动性不及买股票,稳定性一些时候不及3厘的存款利息,为何我们仍然进行房地产投资呢?因为在经济周期裏面,总会有经济环境或者货币政策令到物价突然急升的时候,这个时候房地产就可以在动荡之中继续升值,货币愈贬值房地产价格可能愈高,这个是其他投资项目很难比较的。如果大家同意我以上这个角度,打造房地产地皮的建筑成本,亦会面对着间歇性向上的情况,有关项目不断出现超支及成本上涨。
间歇性超支成常态
2009年开始环球量化货币潮正是这个情况,我们香港造地及基建项目不断出现超支,超支已经成为常态。再加上香港面对各方面複杂情况,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这方面我认为政府是要在造地方面进行一些行政架构改革,在高成本的填海计劃之下,楼价难以走低,更何况东大屿并不能够解决我们的供不应求,只能疏导到累积庞大需求的部分而已。
更重要的是,未来5至10年内的土地供应仍是严重不足,作为市民是很应该支持政府的其他造地方案,若我们没有其他造地方案,香港未来楼价是脱离不到上升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