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贸易战下的“金融水灾”/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2019-03-13 03:2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很多人问笔者在贸易战的阴霾之下,你怎麼仍看好楼价上升?这是一个善意的质疑,在此想作一个回应。

  笔者借用好友邵志尧说过的一个故事:“在一个打仗的时代裏,战祸令货币发行太多,银纸贬值。有一天,一个汉子需要往街市买食物的时候,却因为货币贬值太多,他需要用一架木头车才能运载需要的大量纸币。当他进入一间麵包店买麵包的时候,难免要将木头车停泊在店前,但当他买完麵包出来之后,木头车却已被人偷了去,但一紮紮的银纸却仍然放在原地。”为何贼人不偷钱而是偷木头车?对!因当时木头车比纸币有价值得多。

  每次打仗物价都会上涨,但为何我们会对这个基本理论如此陌生?

  其实,经济欠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困局。第一种困局就是各国鬥印银纸,即是资金氾滥,可以说这是一个“金融水灾”,但为何我们对水灾如此陌生?因为我们都是成长在第二个困局之下,就是货币大国例如美国资金在香港市场突然撤离,令到股票、地产、零售、包括贸易都一下子进入困境。因为资金被抽走下,国际金融在很多时代都是被强权所垄断甚至控制的,很多国家都不可以随便用量化货币去自救,笔者将这种情况叫做“金融旱灾”,70、80、90年代我们都是不断受旱灾所蹂躏。

  当海外资金炒高市场后就把钱拿走,可是不少香港人居然觉得这是自然,甚至是应分、崇拜,但现在世界变了,在2007年之后各国也能够量化货币,美国的影响力出现下滑。我们面对的金融衝击亦与以前不同,今天无论美国如何不喜欢也好,需要的国家都会随着自己的需要去量化货币、减息或者“降準”,但这个转变不少香港人是不理解的,甚至很多人都期望加息或者缩表。环球量化货币虽然也可能是一个乱局,但它可以说是各国在金融上摆脱美国霸权的一个途径。为何美国缩表香港没有倒下?因为我们在货币及资金上都没有对美国有太多的依赖。

  看看数据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因环球量化货币而引起的“金融水灾”。当然,任何乱局及灾难对投资者来说都不是好事,但面对灾难,你先要分清楚究竟是“旱灾”还是“水灾”。“金融旱灾”的应对是应该保留资金,所谓现金为王;“金融水灾”要面对的是应该以平息增加盈利及充分现金流,更必须要以资产保有财富价值。如果用了面对旱灾的方式去救水灾是会损失惨重的,因为量化货币之下银纸贬值率会很高,固定资产升值亦会带来租金升值,若无固定资产则财富流失会很严重,希望大家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大时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