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减税降费的部分政策已有所落实,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9.7%,带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已现企稳迹象\ 新华社
今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6.4%,持平於去年四季度,并没有出现去年大家预期的大幅下滑的趋势,在建国七十周年实现了经济平稳开局。在此其中,既有货币政策不断发力外的原因,也有财政政策的宽鬆的缘由。
去年年底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宽货币如何传导到宽信用,而央行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打通信用渠道。除了年初人行进行了100个基点降準外,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央行採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组合:“第一支箭”是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落实到具体指标上就是今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性小微金融余额要增长30%;“第二支箭”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债,主要通过CRM(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信用工具给民营企业做信用担保;“第三支箭”是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工具,缓解股权质押的风险,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
上季信贷前倾明显
此外,针对银行缺资本金问题,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去年年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央行也於年初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为了提高银行的风险偏好和放贷意愿,中国银保监会於2月25日发布《关於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
从政策效果看,一季度社融增速开始企稳回升,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渠道正不断被打通。今年一季度社融8.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的5.85万亿元整整多出了2.34万亿元,多增主要来自於企业短期贷款(多增4500亿元)、表内外票据(多增9200亿元)、企业债融资(多增3670亿元)、地方专项债(多增46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主要流向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也说明“第一支箭”的政策效果十分显著,而一季度企业债的大幅发行也验证了“第二支箭”的政策效果。
目前仍需关注社融增速企稳回升的持续性问题,因为在信贷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一季度银行“早放贷早收益”的动力比往年都要强。笔者做了一个测算,如果假设今年社融同比增速最终为10.5%,那麼全年社融增量在21万亿元左右,一季度的8.2万亿元佔到了全年的39%,而过去五年2014至2018年一季度社融佔全年比例为34.3%、30.2%、37.6%、32.2%、30.4%,由此可见今年一季度社融明显是偏快的,整体信贷前倾较为明显。
除了货币政策不断发力外,财政政策的宽鬆也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定调是由2018年的“聚力增效”变为“加力提效”,这集中体现在增支和减税两个方面。2019年赤字规模提高3800亿元至2.76万亿元,中央和地方赤字规模分别增加2800亿元和1000亿元;预算赤字率2.8%,较2018年上调0.2个百分点;新增专项债券较2018年增加8000亿元达到2.15万亿元,并合理扩大使用範围,并提前下达地方债新增限额1.39万亿元。
减税降费不容小觑
减税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的力度要达到2万亿元左右:最大的一块是增值税下降,以製造业为主的16%档税率降至13%,交运仓储和建筑业税率由10%降至9%,合计减税规模预计在7000-8000亿元左右;第二块是社保费率的下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6%,4个百分点的下降合计降费规模约为4000亿元;第三块是个人所得税提高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继续推进,这部分减税规模合计将在3500亿元左右。其他减税降费的措施还有落实小微企业减税、提高出口退税力度、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过路过桥费用等。
目前数据也验证了财政发力的效果,3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15.4%,较1至2月增速继续回升,整个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速15%,高於2018年全年的8.7%。从支出的各个细项更能看出财政发力的直接效果,一季度交通运输支出增速高达47.4%,节能环保、科学技术、城乡社区支出增速也在20%以上,其中交运、农林水等基建相关支出增速明显回升,意味着基建补短板的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截至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1.18万亿,佔提前下达限额1.39万亿元的85.2%。目前2019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万亿元已全部下达,财政部已经要求各地加快发行和使用,预计二季度地方专项债仍将会积极发行,基建投资增速也会从目前一季度的3.4%继续回升。
减税降费的部分政策已经有所落实,比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9.7%,对消费的带动作用已经有所体现,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已经出现企稳迹象,而从中观行业来看,白酒、奢侈品等领域的消费明显超出预期。1季度增值税同比增长10.7%,随着增值税减税政策4月1日开始实行,增值税增速将在二季度明显放缓。增值税的减税对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增速拉动预计在3%至5%左右。而对於消费的拉动也会比较大,比如近期由於增值税的下调车企普遍调降了汽车价格给消费者让利,再叠加汽车刺激政策的推出,预计二三季度汽车消费增速会出现明显的回升。
改革开放全新阶段
今年改革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国企国资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相较於2017年“开放竞争性业务”的表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针对优化民营企业竞争环境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竞争中性”原则,是继2018年10月人行行长易纲提及“竞争中性”概念后,该词在中央重磅会议和文件中被首次提及。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加大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力度,将新推出第四批一百家以上新的混改试点。
近期各行业各地区的混改政策也在不断落地,比如格力股权转让,一汽的资产重组,国企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预计未来会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推动国企资产价值重估。
开放方面,对外开放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快。今年两会正式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该法将从2020年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外开放越来越採取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和国民待遇管理:首先缩减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近期金融巨头纷纷在内地设立了金融控股公司;另对外资企业的鼓励类项目将继续享受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工业用地优惠政策,西部地区鼓励类项目继续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开展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和推进工作,主要在新能源、先进製造及石化、电子信息等领域,而且准入前后都实行国民待遇。推进在政府採购、标準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资质许可、註册登记、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公平待遇。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虽然会带来竞争,从另一个角度也会进一步激发国内企业的创新动力,从大的格局下有利於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