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见微知市\长线投资产品紧缺居民无奈囤房养老

2019-06-15 03:13: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人养老单一依赖社保,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养老金储备,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当今中国,囤房已成为了家庭理财最重要的选项,同时也是中国家庭理财中唯一的、真正属於长期投资的项目,它也锁定了规模庞大的流动性。中国家庭理财一味地追求短炒、赚快钱、拚命囤房,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投资理念,其实责任并不在家庭或个人投资者,而是金融机构的失职或低效,还有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

  众所周知,3亿美国人不存款、不炒股、不囤房,但他们却一人数卡在手、刷遍全球无忧愁,他们只管今天花明天的钱,底气和自信来自何方?因为3亿美国人拥有28万亿美元的私人养老金储备(不含社保),佔GDP比重接近150%。这是美国人最大的财富和底气!

  反观中国,14亿中国人却偏好存款、敢於炒股、拚命囤房,而私人养老金储备(不含社保)仅为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不及GDP的1.5%。也就是说,中国人养老单一依赖社保,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养老金储备,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样一组简单的数据,折射出中美两国家庭理财观的巨大反差:私人养老金储备是美国家庭最重要的长期投资选项,也是美国家庭持有的最大一项财富资产。据ICI(美国投资公司协会)退休市场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美国私人养老金储备达28.2万亿美元,佔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高达35%。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长期投资与长期积累,也是美国家庭理财最重要的选项。这就是美国家庭“为养老而投资”的理财观,他们将“养老”看成是家庭理财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标,贯穿了一个家庭寿命周期的始终。

  不可单一依赖社保

  但在中国,当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原本应该是“饱暖思养老”,但我们却将短炒、赚快钱、急功近利变成了一种社会时尚和追求,中国有一亿多股民直接进股市搏杀;5000多个P2P平台及百万亿的各类资管产品,大多是为了迎合家庭“短炒”理财需要而设计的;在大中城市,大多数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都拥有两套以上住房,许多高收入家庭将大部分财产都放在囤房上,我们似乎压根儿就不知私人养老金为何物。

  在英文文献中,我们经常发现,美国人及其家庭理财顾问将社保缴费、401(k)缴费称为“投资”,他们倡导“为养老而投资”的价值理念。在中国,大多数人却将社保缴费、企业年金缴费看作是负担或包袱,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中国,在拥有2.5亿老人的中国,我们将养老唯一地扔给社保,排斥或忽视私人养老金储备,这是十分值得反思的问题。

  养老,既是国事,更是家事。养老保障的三方主体原则,强调了国家、用人单位及个人三方必须建立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是国家设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劃归社保);第二支柱是用人单位设立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劃归僱员福利);第三支柱是家庭安排投资的个人养老金(劃归家庭理财)。在国际社会,人们习惯将第二、三支柱养老金合称为“私人养老金”,而将第一支柱养老金对应地称为“公共养老金”。现代社会应对老龄化压力,三支柱养老金,不可割裂、缺一不可。当然,我们更不可单一地依赖社保。

  从理论上讲,家庭理财将再多的财富投放在私人养老金储备上,都是不过分的。但在中国,家庭理财为什麼只是一味地追求短炒、赚快钱,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投资理念,尤其是没有私人养老金储备的习惯呢?其实,责任并不在家庭或个人投资者,而是金融机构的失职或低效。当然,还有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首先从制度缺陷来看,中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晚(1997年),为了应对转制成本(视同缴费),再加上我们当时基本上没有第二、三支柱养老金,因此,从一开始就被迫设计了基本养老保险的“高缴费”制度:僱员缴工资的8%,僱主按僱员工资的20%缴费,合计缴费率高达28%,这一名义缴费负担位居世界前列。基本养老保险的高缴费,必然要对应高替代率,即高水平的退休金发放,因此,这导致参保人误认为,只要参加社保,就可以确保退休生活无忧,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第二、三支柱养老金。这就是制度定位与人们观念的错位。

  对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社保降费”改革。通过社保降费,还原社保低缴费、低给付的制度本源,从制度设计上为第二、三支柱养老金腾出发展空间。因此,从2015年开始,中国大幅降低了社保缴费,并通过劃转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以补偿转制成本所造成的历史欠债。这是我们制度矫正的开始。

  买楼并非万无一失

  其次,从研发并提供私人养老金产品的金融机构来看,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他们无力开发出多样化、充分满足养老目标的理财产品,无法提供有足够吸引力的长期投资产品;二是金融机构提供给家庭的理财产品大多是为了迎合短炒、赚快钱的需求,这类短期投机产品很容易导致收益的不稳定,或风险过大,即便他们开发出一些养老目标的理财产品,可能由於管理水平低下,投资收益无法达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

  对此,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必须做出重大转型升级。单一依赖短炒、赚快钱产品的研发,无法满足养老目标家庭理财的需求。主要对策: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大专业人才储备,侧重开发长期投资产品或养老目标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大投资者教育,做好家庭理财顾问,正确引导家庭理财与养老投资,用实际绩效吸引长期投资与养老投资。

  如果金融机构无力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期投资产品或养老目标理财产品,就会出现所谓的“资产荒”,它将无法满足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需要,进而导致家庭“理财慌”,人们因财富无法保值增值而心裏发慌。因此,一味地追求短炒、赚快钱,就很容易形成“资产荒”与“理财慌”的恶性循环与尴尬。

  既然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提供长期投资产品或养老目标产品,为了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我们只能被迫、被动地“囤房”,这也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不过,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金融机构没有能力满足家庭长期理财需求。

  事实上,房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持有房产的政策风险也很大。但由於房价是货币的影子,货币供给量(M2)增长越快,人们寻找财富保值的需求就会越大,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买房、囤房就会成为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被动选择,因为房价总会随着M2的高增长而必然“水涨船高”。这是家庭理财最直接而被动的选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