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交银观点\中间业务探底回升 内银发展注重质量

2019-06-26 03:17: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认为,银行业中间业务有着技术複杂、风险隐蔽性强等特点,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银行中间业务的规範和监管持续加强\资料图片

  发展中间业务是推进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整合资源优势的重要纽带。2018年银行中间业务探底回升呈现修复性增长态势,预计未来政策环境边际改善将为银行业全年利润增长奠定基础,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增长态势有望延续。银行需要在新监管形势下抓住中间业务发展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寻找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中间业务高质量发展模式。\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黄艳斐

  一、中间业务收入修复性增长

  2018年宏观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全年政策环境呈现紧中有鬆的态势,带来银行业经营情况略好於预期。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呈现修复性小幅增长态势。18家样本上市银行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淨收入8412.9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17年增加199.75亿元,同比增速由0.13%上升到2.43%。

  中间业务包含的分项业务种类众多,每项业务相当於一个细分市场,演变逻辑也相对独立。其中,银行卡业务依然是中收最大来源,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和消费回佣收入增长较快,收入佔比和增速呈现股份行>国有行>城商行的特点;代理业务降幅收窄并出现分化,金融去槓杆导致委讬贷款增速放缓影响代理业务收入增长,但部分银行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阶段性机遇下客户基金购买需求回升的契机,在代理基金等业务上实现恢复性增长;支付结算业务是国有大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市场格局较为稳定;担保承诺业务在收入趋於稳定,部分与贷款相关的担保承诺类收费已经取消;投行业务增长乏力,与融资相关的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行类收入继续下降;讬管业务发展势头减弱,讬管业务费率处於下行通道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理财业务收缩态势继续加深,理财投资端高收益资产减少,而负债端利率弹性较小,加之资管增值税政策落地,理财收益降幅较大。

  二、不同类型银行各有侧重

  由於自身禀赋不同,不同类型银行的业务发展策略各有侧重。国有大行近三年整体中收佔比稳中略降约为17%,客户积累和渠道优势明显,国有大行在代理、结算和理财业务上均显示出较为均衡的实力,三项业务合计贡献近40%的中收来源。股份行中收佔比较高,近三年整体佔比维持在29%左右,信用卡是股份行的主要发力点,银行卡贡献超过50%的中收来源。城商行中收业务起步较晚,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尚有不足,整体佔比从2016年近20%减少至2018年约15%,但长期在地方耕耘的城商行在当地企业、政府、事业单位资源获取上仍具备优势,中收发展策略也主要集中於代理和投行业务。

  服务於不同类型客户的中间业务发展走向各异。面向零售客户的中收业务包括银行卡类业务、银行理财业务、代理业务等。零售端中收业务可视作财富管理收入,银行具有相对更大的主动权,三项业务佔比合计已达到58%,零售业务优势突出、投资管理能力较强的银行收入佔比更高。面向机构和企业客户的中收业务包括投行类业务、讬管业务、担保与承诺业务、结算与清算业务等。公司端中收业务在经济下行期间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除结算业务收入外,与融资相关的中收业务普遍处於负增长区间,但随着宏观政策逆向调节不断深入、货币政策将更有效地支持民营企业,以及财政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企业部门的整体融资局面有望逐步改善,依讬於实体经济的公司端中收增长仍可期。

  三、积极谋劃业务发展策略

  今后一段时期,政策环境边际改善为银行业全年利润增长奠定基础,预计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增长态势有望延续。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资本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倒逼银行盈利结构调整,中间业务理应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同时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客观上要求银行探索中间业务高质量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渗透到多个金融领域,又亟需银行找到中间业务转型突破口。

  未来上市银行应继续积极谋劃好未来中间业务发展:

  一是制定符合自身优势的中间业务发展战略。中收业务竞争非完全是“全能型银行”路线才是最优,术业有专攻,结构各不同,同属一个量级上的银行中收结构也迥异,应该考虑发展潜力与自身禀赋的匹配。国有大行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和内部管理存在优势,各细项业务具备齐头并进的实力,金融科技赋能下业务品牌建设是主攻方向;股份行可集中力量把潜力大、份额低、见效快的中收业务作为突破口;城商行不能複製大中型银行均衡发展中间业务的模式,可以用创新产品来佔取市场先机,将产品创新与品牌开发同步进行。

  二是业务结构调整向高附加值业务转移。中间业务市场趋於细分,精细化服务将逐渐填补市场缝隙,发展重点将从帐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业务向高附加值业务转移。例如:通过创新债券承销、金融顾问等服务嵌入国家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实体经济活动;搭建消费金融产业链,加快多价格、多期限的消费金融产品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全球现金管理等新兴业务发展,进一步拓展跨境金融综合化服务产品线;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能力,加大银信、银保、银证等合作,为客户提供全面财富管理谘询服务。

  三是夯实中间业务发展的渠道基础和技术支撑。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及客户流量入口。加大线下物理网点的转型力度,丰富网点体验功能,展示并营销複杂产品;加强线上渠道布局,推进建立“场景+渠道+平台”的线上生态体系。完善中间业务相关的管理支持系统,提高考核计价、成本分摊、收益核算、管理决策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

  四是正确处理“规範”与“发展”的关係。中间业务有着技术複杂、风险隐蔽性强等特点,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银行中间业务的规範和监管持续加强。银行需高度重视监管对经营合规性的要求,尽力避免出现管理盲区,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