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妙言要道\制造业岗位流失探析\中金首席经济学家 梁红

2019-07-25 03:24:11大公报 作者:梁红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第二产业就业增速自2012年以来持续放缓,并从2015年开始加速下滑。制造业就业规模从2014年开始收缩,但鉴于服务业就业岗位增长抵销了制造业就业下降的影响,总就业2017年仍保持正增长,去年基本持平。这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的趋势相脗合,即增长动力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但另一方面,近年来第二产业收入与就业增长的加速下滑也受到周期性因素、供给侧改革及近期外需波动等其他因素的冲击。

  笔者估算,自去年7月美国对中国出口加征首批关税以来,中国制造业总就业人数减少约500万人──但这其中不仅仅局限于贸易摩擦的影响。数据表明,近期一些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就业压力的确明显上升,但同时内需驱动的行业和外向型企业中均有就业岗位流失的现象。分析表明,目前为止与第一批500亿美元清单相关行业的就业下降更为明显。美国对第二批产品加征10%关税对相关行业就业的冲击不及第一批25%关税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数据截至于5月底,并未完全反映第二批2000亿美元清单税率从10%上调到25%的影响。

  基于静态且局部的测算方法,在受前两批关税影响最大的八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加征关税到目前为止可能造成约150万个岗位流失。诚然,如果扩大到整个制造业口径,这个估算可能偏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为了估算加征关税这单一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以求剔除趋势性和其他周期性因素对各行业就业的冲击,但众所周知,精确地量化关税这一单一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几乎不可能实现。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变化的同时,国内宏观和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转型及全球总需求放缓等一系列因素都对各个行业的就业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内需相关行业(如汽车)的就业表现反而差于对美出口敞口较大的行业,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内经济和产业相关政策对某些行业的影响可能更大。

  对跨行业劳动密集度的分析表明,提振消费、支持中小企业较集中的服务业增长、稳定建筑业需求等政策可以有效对冲外需波动对制造业就业的冲击。悲观情形下,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制造业就业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政府应当考虑采取更强有力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改革措施来“稳就业”。

  笔者认为,提振消费需求、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中小企业集中服务业的准入门槛等是“稳就业”更优的政策选择。反之,如果个人消费、建筑业需求增长受到其他宏观政策的不利影响甚或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和经营环境明显恶化,那么劳动力需求可能遭遇“雪上加霜”的困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