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官方PMI(製造业採购经理指数)回升0.3至49.8;非製造业PMI回落0.1至53.7。笔者认为:PMI回升,或显示出逆周期调节效果。9月份PMI回升,同时财新製造业PMI回升1.0到51.4。7-8月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8月政策开始强调逆周期调节,採取了LPR(贷款基础利率)改革、降準、专项债等一系列措施,9月份PMI的回升可能显示出逆周期调节的效果。此次PMI的回升可能没什麼季节性因素,虽然看历史平均,9月PMI会比8月高,但主要是在2012年以前,在2013年之后就不再有明显季节性因素。製造业PMI中大多数分项回升,主要分项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原材料库存、供应商配送时间都有回升。
新订单回到扩张区间,指向需求或有改善。製造业PMI新订单分项回升0.8到50.5,再次回到扩张区间;生产指数回升0.4到52.3。新订单和生产指数的回升,可能显示出逆周期调节下供需都有所改善。
新出口订单回升,或受汇率影响。製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回升1.0到48.2,进口指数回升0.4到47.1。出口方面拖累因素有贸易摩擦及全球经济下滑,而人民币汇率则可能是推动因素。
美国在9月加了新一批关税,事前抢出口的透支效果会拖累中国对美出口,但从上半年中美贸易的情况来看,美国对当时还没有加关税的衣服、鞋子、玩具等中国商品已有明显的主动寻找别的国家替代的情况,意味着加关税的衝击或已提前反映。同时,8月份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可能滞后推动了中国出口。另外,去年7-9月份美国密集对中国加关税,基数效应影响下,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或正在筑底。
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产成品库存回落,企业或仍倾向去库存。製造业PMI产成品库存回落0.7到47.1,原材料库存回升0.1到47.6。由於经济下行压力以及PPI走弱,企业更倾向於去库存,整体上看,今年库存或将继续筑底。
价格指数回升,指向PPI环比或转正。製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升3.6到52.2,回到扩张区间;出厂价格同样大幅回升3.2到49.9。价格指数的回升可能受到油价的传导,按照以往PPI环比与价格指数的走势来看,PPI环比或将回升转正。但是由於基数因素,9月PPI同比降幅或将进一步扩大。
逆周期调节新模式稳经济。对於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强调了逆周期调节,但这跟以往稳经济方式明显不一样。此次逆周期调节更多通过市场化改革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前景的预期。虽然效果比以往稳经济老模式偏慢,但更加关注中长期。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来推进逆周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