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链能讲堂\产业区块链方兴未艾\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付饶

2019-10-02 04:24: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业内人士探讨区块链的商业路径,究竟是To B还是To C业务更适合未来发展。区块链在技术複杂度及用户使用门槛方面非常高,也很难向普通用户解释如何使用,使用的时候为何要付费。因此,一些主流观点认为,To B业务将是区块链最容易落地的场景,产业区块链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产业区块链由宇链科技CEO罗骁首次提出,他认为产业区块链是区块链发展的一个阶段。区块链1.0版针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2.0版是产业区块链阶段,与产业、商业及交易行为相结合。产业区块链将会成为区块链技术商业发展的创新增长点。

  笔者认为,产业区块链的时代已经到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相关扶持政策已经出台。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产业和区块链结合的重要性,如2019年1月23日,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国企改革成果。其中提到,四川发展组建大数据产业投资公司,进军区块链、大数据产业。又如近期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到,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第二,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集群效应。如应用在出行领域,今年上半年若干区块链项目在很短时问内落地。3月18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出全国首张轨道交通区块链电子发票;3月22日,杭州地铁集团联合支付宝推出基於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发票;5月1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上线高速无感支付服务。另据彭博引述专业人士透露,中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等8家中外公司组成财团,筹集了1500万美元资金,用於搭建支持石油贸易的区块链平台。

  据互链脉搏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达到36家国有企业,落地了50个区块链项目。在2019年进行区块链落地的36家国有企业中,有13家银行,共落地了22个项目。

  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各落地3个项目,为各商业银行之首。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内的5家金融类企业也有项目落地。能源、交通出行、港口物流领域分别有三家企业进行区块链项目落地。此外,央媒、通信等领域也有央企布局区块链项目。

  第三,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从上游的硬件製造、平台服务(公有链/联盟链/BaaS)、安全服务(数字资产存储、底层代码和加密算法),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的公司已经基本完备,协同有序,共同推动产业不断前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