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经济观察家\交银观察\经济运行存隐忧 结构调节稳增长

2019-10-22 04:24:06大公报 作者:连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的影响,外需减弱压力可能进一步显现,企业投资和生产意愿仍然较弱

  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因素,增长质量得到提升,但经济运行仍然存在隐忧,需求放缓压力和结构性问题并存。四季度经济增速仍可能放缓,全年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目标区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方面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要“有保有压”加大调结构力度。\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 平

  今年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6.2%,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6.4%、6.2%、6%,呈逐季放缓趋势。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表明需求进一步减弱,生产放缓较为明显。稳增长是当前首要工作,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和减税降费措施需要进一步释放效力。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不存在硬着陆风险,全年有望运行在合理的目标区间,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一、工业生产放缓 三大需求减弱

  三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6%的GDP增速已经触及目标增长区间下限。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来看,工业生产明显放缓,三大需求都有不同程度减弱。

  进入三季度以来,生产出现进一步放缓,特别是7月、8月工业产出显著下降,服务业增长势头也有放缓。1-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比上半年放缓0.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3%,增速较低;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8.8%,增速出现放缓。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5%,比二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是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PPI持续负增长,对工业生产带来影响。台风大雨天气、国庆前环保限产等因素对三季度生产形成影响,四季度生产状况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在5.4%左右。

  1-9月投资增速累计增长5.4%,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受内外需求偏弱的影响,企业投资意愿较弱,制造业投资增速只有2.5%,比二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四季度可能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呈高位放缓态势,10.5%的增速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四季度可能适度放缓。随着扩内需稳投资政策见效,四季度投资增速有望走稳,但难以显著加快,预计全年投资增长5.5%左右。

  1-9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长4.5%,比二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呈低位反弹态势。受制于高基数原因,基建投资回升幅度有限,难以拉动整体投资改善。年初以来大量基建项目出台,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并加快使用进度,但对拉动基建投资增速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之前市场期待年内进一步扩大专项债规模的预期并未实现,年内基建投资难有大幅回升。国常会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安排、形成有效投资,2020年专项债额度进一步加大,预计在明年初政策效果将有所显现。

  1-9月消费累计增长8.2%,比前两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汽车消费低迷的影响。7、8月消费增速分别为7.6%、7.5%,9月增长7.8%,增速适度上升。汽车消费持续负增长,9月除汽车之外的消费增长9%。消费运行整体保持平稳,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60.5%,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能。近期各类消费刺激措施不断出台,深挖消费潜力将推动消费升级,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消费增长8.1%,是稳定经济增速的重要动力。

  三季度出口增速放缓,但衰退性的贸易顺差扩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保持正向拉动。1-9月进出口总额33517.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0.1%,进口增长-5%,均为负增长。由于进口跌幅大于出口跌幅,贸易顺差达到2984.3亿元,同比扩大36%,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9.6%,形成正向拉动。当前外需减弱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冲击有限,但对制造业投资、生产的影响已经显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出口可能仍会负增长,外需减弱压力可能会加大。随着中国加大进口力度,预计明年贸易顺差将收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显著下降。

  二、经济出现积极因素 增长质量得到提升

  三季度以来扩内需力度加大,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措施密集出台,对缓解需求走弱压力起到积极作用。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9月份部分经济数据走稳,或将出现反弹回升。虽然三季度工业生产整体放缓,但9月出现明显的季末上翘特点。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反弹回升到5.8%,比8月加快1.4个百分点。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9月以来高频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改善,钢材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反弹回升,9月制造业PMI回升,新订单指数上升到荣枯线以上,预计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好于三季度。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重心逐渐转移。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长7%,比第二产业高出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经济的比重为5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6%,高于第二产业24.3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经济增长重心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有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三、逆周期调节有助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的影响,外需减弱压力可能进一步显现。在内外需求走弱的影响下,企业投资和生产意愿仍然较弱。当前结构性问题有所显现,突出表现在物价波动上。CPI和PPI之间的分化加大,通胀预期和工业通缩风险并存。CPI同比涨幅已经扩大到3%,受猪肉价格飙升的影响,未来可能进一步上升。而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持续走低表明终端需求偏弱,导致通胀预期与需求不足状况并存。PPI已经连续三个月负增长,表明工业通缩压力显现。

  积极因素促进经济下行趋势缓解,全年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目标区间。由于9月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企稳迹象,随着稳增长政策释放效力,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望得到缓解。英国脱欧达成协议,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外部压力和风险有望减少。如果中美谈判在四季度取得成果,经济增速可能走稳;如果中美贸易摩擦难以在短期内顺利取得积极成果,继续打打谈谈局面或陷入反反覆覆的谈判过程,将影响未来经济波动。综合判断,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6.1%左右,落在6%至6.5%的目标区间。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应加大地方政府考核力度,鼓励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基建投资。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一步加大基建补短板力度。在住房不炒的基调上增加房地产供给,对刚需提供适度的金融支持,缓解核心城市住房压力。降低制造业等实体行业税费负担的效果有待显现,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提振制造业投资和生产信心,采取切实措施鼓动民间投资。落实消费促进政策,激发消费增长潜力,挖掘新兴消费增长点。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偏向宽松调节,稳增长力度可以适度加大,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稳增长措施应有保有压,不应全面刺激。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要防止债务膨胀风险和结构性通胀风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