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远见卓识\明年中秋或现猪价拐点

2019-12-12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前猪价的两个主要矛盾,一是产能,二是博弈。生猪产能目前已开始恢复,供需拐点可能在明年中秋附近。短期价格由於博弈“投机盘”的存在,实际供需缺口最大时点可能就在10月底,春节前猪价可能存在反覆,但未必超过10月底高点。同时,仍应关注猪肉对其他产品的传导效应。

  第一个矛盾:中长期看产能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前置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在10月刚刚转正,生猪存栏跌幅也有所缩窄,说明产能逐步企稳。本轮周期的产能增加是由三元母猪转能繁母驱动的,三元母猪如果不送屠宰,而是继续养两个月(至母猪8月龄)即可配种,计入能繁统计数据,怀孕需四个月,生产后再继续养殖六个月再送屠宰。合计共1年,即可有大量商品猪供应。

  目前行业皆在积极复产,假如未有二次疫情发生,根据能繁母猪的养殖周期,对应在明年中秋节前猪肉能恢复正常供应,此时为猪肉的供需拐点,猪价可能会出现趋势性下跌。

  其他证据也表明产能正在恢复。除了存栏数据,我们也观察到,种猪、仔猪价格飙升,饲料、疫苗的销售情况好转等统计数据,也能反映生猪产能正在恢复。分区域来看,北方区域恢复较快,有草根数据显示产能可能已经恢复到原先的70%。分养猪主体来看,上市公司等规模大的主体恢复较快,三季报中,有上市公司产能已经恢复或者超过原先水平。

  产能恢复最大的不确定来自疫情。近期田野调研显示黑龙江、河南等区域有零星爆发疫情。目前非洲猪瘟疫苗还未审核通过,如果疫情扩散,形成二次大範围爆发,那后续的推演可能会这样:再重複演绎一次疫情扩散的影响。复产或存量的养殖主体受到疫情感染或害怕受到疫情感染,进行大规模的出栏,清退产能。短期内造成供给大量抛出,约半年后,供给又极度短缺,猪价将再次新高。

  第二个矛盾:短期看“博弈因素”。当前市场的博弈因素主要有三:其一留种,即三元母猪转能繁;其二压栏,即养大猪;其三冻肉,即库存。

  留种。根据与上市公司沟通和草根了解的情况,二季度起,行业内大量进行留种,即将本该屠宰卖肉的商品母猪留作种猪。据草根了解,这一比例很大,甚至能超过一半的商品母猪。这使得短期内猪肉供给进一步下降,加速推高短期猪价,而能繁母猪数量快速恢复。在能繁母猪得到恢复之后,留种行为大幅减少,供给回补。

  压栏。9月份开始压栏比例较高,调查估计约为40%-50%,推升猪价快速上涨,这一部分压栏的供给可能转移到春节前释放。但近期猪价的大幅下跌缓解了供给端压栏意愿,或使供给转移减少。而考虑春节旺季需求的增加,猪价可能出现反弹,但调查了解到压栏大猪仍然较多,因此春节前后猪价不一定超过10月底高点。

  冻肉。据兴业证券农业组估计,目前冻肉的量保守在400万吨以上。主要包括屠宰场约100-150万吨,港口库存约100万吨,渠道商约50-100万吨,国储约20-30万吨等其他冻肉库存。由於冻肉库存没有权威统计,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非法囤货,实际库存或许更多。据了解,冻肉库存近期在陆续抛出。

  同时,应关注猪价对其他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目前,其他肉类的供给增量并不足以满足猪肉引起的供需缺口。

  根据兴业证券农业组的推断,假设猪肉供应下降40%-50%,大约2200-2700万吨。估算今年鸡肉供应增量约300万吨,水产供应增量约60万吨,进口牛肉增约50万吨,猪肉进口量约增长50万吨,牛羊肉国内产量增量约为50万吨,约可替代猪肉的其他肉类供应增量约为510万吨。

  其他蛋白的增量并不能弥补猪肉供给不足产生的缺口,所有肉类都会受猪肉短缺影响出现供需缺口,导致所有肉类价格都出现上涨。

  但还需注意,其他肉类的产能在持续扩张。在猪肉体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其他肉类相对的分量佔比较之前有所上升。从禽类价格及其产能来看,白羽毛鸡和黄鸡的价格在11月初与猪价一同回落,并且跌幅大於猪价。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禽类产能的持续增加,导致价格持续跑输猪价。根据统计数据估计,2019年禽类产能增量可能在15%-20%左右,折合禽肉约300多万吨。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 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