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短期赢得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出口环境将好转,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和出口企业预期,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12月13日,中美双方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双方约定,下一步双方将各自尽快完成法律审核、翻译校对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签署协议的具体安排进行协商。对此笔者点评如下:\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员 唐建伟
一、第一阶段协议达成整体评价
1、协议的达成降低了中美全面脱鈎风险,避免了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和恶化。双方能通过谈判并达成协议,表明双方都愿意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升级冲突。这对中美两国以及整个全球经济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可以缓解过去一年多以来全球因中美贸易战而持续紧张的情绪。
2、协议达成对中美双方均有利,是当前形势下中美的共同需要。对美国而言,明年是美国大选之年,特朗普为了争取连任,必须通过与中国达成阶段性协议来向美国选民证明他在为美国的农民及工人争取利益,同时也可以部分化解民主党在国内对其发起的弹劾压力。对中国而言,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战使得中国外部环境严重恶化,出口、经济增长、汇率及内地金融市场都承受了巨大压力。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短期赢得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出口环境将好转,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和出口企业预期,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3、表面看美方以较少妥协换取中方较多承诺,但中方协议中的让步并不能算吃亏。一方面加大对美国相关农产品及能源的进口,这些本身就是内地所需要的,而且加大对美国食品及农产品的进口在满足内地需求的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当前食品价格上涨推高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承诺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及扩大对金融业的开放,这些领域也正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身需要。因为各方面原因,这些领域的改革和开放一直进展缓慢,贸易协议正是我们变外部压力为内部改革动力的好机会,这将大幅加快内地久拖不决的改革开放进程,对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总体是有利的。
二、协议达成后对中国经济及市场的影响分析
1、对美进口将大幅增加。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内进口美国各种商品和服务,总额在2017年度进口额的基础上增加不低于2000亿美元。中国的承诺包括美国制造的各种产品、食品、农产品和海产品、能源产品和服务,中国对美国商品和服务进口的增加预计将在2021年后的几年里继续保持这一趋势。据美国统计,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货物贸易总金额为1298亿美元,从美国进口的服务金额为560亿美元,当年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及服务总额为1858亿美元。粗略估计,2018-2021年,中国每年对美国商品及服务的进口额要增加500亿美元左右,到2021年总额将达到3850亿美元左右。而因为贸易战,2018年和2019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相比2017年是减少的,这就意味着2020-2021这两年中,对美国进口的商品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每年要新增近1000亿美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速。
2、对美国出口压力减轻,但难有明显改善。随着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美方已经承诺将取消部分对华拟加征和已加征的关税,并且会加大对中国输美产品关税豁免的力度,推动加征关税的趋势,从上升趋势转向下降趋势。考虑最新的关税削减,并假设2020年中国面临的关税水平维持这一状况,则美国对中国商品采取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将从15.2%降至13.5%,关税因素给明年出口增速带来的边际负面影响基本逐季度减小。但因为大部分商品的关税并未取消,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并未明显下降。另外,估计汇率的升值也将对出口产生一定压力,综合来看,明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难有明显改观。但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会使出口商的预期明显改善,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可能逐步减轻,出口企业的信心或有提升,这对促进相关企业和产业的投资回升会有一定帮助。
3、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将显著收窄,两国贸易将更趋平衡。综合以上对美国进口将大幅增加,而出口可能难有明显改善,预计2020-2021年间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将会显著收窄,中美两国的贸易将更趋平衡。2018年,中国统计的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3233亿美元,对美国服务贸易则出现了388亿美元的逆差。综合来看,2018年中国对美国商品及服务贸易进出口净顺差约为2845亿美元。根据以上分析,如果未来两年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在自然增长基础上每年增加近1000亿美元,而出口只是缓慢增长,则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或将在未来两年明显收窄。2021年之后甚至可能收窄至1000亿美元之内。
4、人民币汇率将稳中有升。一是协议达成将缓解市场的担忧情绪,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最近一年多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受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影响:比如今年8月初人民币汇率11年以来再次跌破7,就是因为2019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宣布要对中国另外3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2019年10月下旬以来,在贸易谈判将达成阶段性协议,市场情绪稳定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又开始升值,11月5日离在岸汇率曾短暂升值回到7以内。12月13日双方宣布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人民币离在岸汇率再次升破7。二是协议中包含有汇率及透明度的内容,要求避免竞争性贬值和(设置)汇率目标,同时显著提高透明度,要求中国不会利用汇率贬值等手段与美国出口商竞争。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很难进一步贬值。三是贸易战缓和,汇率或重回两国基本面和利差决定模式。目前中美两国利差处于近年高位,在全球负利率蔓延、美国仍有降息预期的背景下,预计资金会更亲睐人民币资产,这将促使资金持续流入中国,从而推升人民币汇率。
5、资本市场短期修复性行情可期。过去一年多时间,贸易战是始终漂浮在中国资本市场天空中的一朵乌云。现在贸易战缓和,无疑将使市场情绪明显改善,将明显推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和做多情绪,短期修复性行情值得期待。但考虑到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已经不错,在基本面没有根本性改善之前,市场要走出趋势性行情不易,高度也不宜盲目乐观。但从全球来看,中美贸易战缓和,逆周期政策发力等因素将使中国经济仍将处于稳健增长区间,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仍能维持在6%以上区间,基本面稳定将使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进一步突显,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配置建议方面,港股可能有更确定的收益,因为香港市场目前是全球最低估的市场,提供了更好的介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