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香江畔的思索/香港2.5产业前景展望(上)

2020-03-08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近几月口罩成为紧缺的“硬通货”,香港市民大都经历过“一罩难求”的情况,继而出现本地口罩生产线,显示了香港并非完全不能发展製造业

  疫情下,香港本地就业,尤其是基层就业过於依赖旅遊、零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弊端再次暴露,经济结构多元化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为应对“口罩荒”,香港这个成本极高、土地劳工紧缺、製造业已全面空心化的服务经济体,竟也出现了一小波本地生产口罩的热潮,民间启动,政府提供资助。这一发展,是否能成为香港推动2.5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契机?

  近几月口罩成为紧缺的“硬通货”,香港市民大都经历过“一罩难求”的情况。疫情导致市场对口罩、防护装备的需求短时间内出现井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需求量提升到正常水平的100倍,全球市场基本销售一空。

  紧急情况下,内地迅速扩大口罩和防护装备产能。不少汽车、医藥企业紧急转型生产口罩,各大石油、石化企业亦集中生产口罩等产品所需的核心原料。

  香港竟也出现了一波在本地设口罩生产线的热潮。先是疫情之前唯一的口罩生产点罗湖惩教所扩展工厂,招募义工24小时运作;之后陆续有商界、团体及个人开始自发组建生产线,购买机械和原材料,进行本地生产。仅从新闻报道所见,已有约十间口罩工厂或即将投产。其中,有企业与本地科创公司合作,利用本地科研和创意,将原本用於珠宝的杀菌技术用於口罩生产,提升口罩防护能力,将产品升级的同时,亦能推动本地科研的发展。亦有本地研发中心几年前研发出“可水洗口罩”,并获国际发明金奖,但因成本问题一直未能商业化,在此次疫情的推动下,有望短期投入市场,并有机会於香港生产。

  香港政府亦推出“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劃”,加快本地生产,应对燃眉之急,亦建立存货。每间公司获批的第一条口罩生产线,可获最高港币300万元资助;第二条生产线最高可获额外200万元资助,用於支付生产设备、设置厂房、配置无尘车间、测试与标準合规的成本。政府会向每条获资助的生产线採购口罩,为期一年。计劃将最多资助20条本地生产线,由生产力促进局负责管理,已开始接受申请。

  疫情启示之一:香港并非不能发展本地製造

  在笔者看来,本地这一系列举动,规模虽小,却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民间自发启动,政府亦随后跟进,直接提供资助鼓励生产,公私合力,共同抗疫,既打破了香港不可能发展本地製造的迷思,亦突破了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运作的禁锢,意义重大。让我不禁思考:这是否能成为推动本地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契机?

  长久以来,香港社会对发展本地製造有种种疑问:在香港这个服务业高度发达、经济高度国际化、金融化、地产化的地方,是否需要製造业?香港土地严重缺乏、人口规模小、生产和生活成本全球数一数二,而且香港製造业早从1980年开始转移出去,至今几乎全部空心化,是否还有条件再工业化?如果真要推动,又有哪些产业适合在香港发展?

  本地口罩生产线的出现,显示了香港并非完全不能发展製造业;只不过,有可能在本地发展起来的製造业必须满足三大条件:第一,通常是轻型的、对土地和劳动力的规模需求不高的行业;第二,必须能创造足够高的本地增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口罩的防疫价值);第三,必须有足够大的外来驱动力或非正常市场因素(如这次疫情导致的口罩危机),才可能启动。

  疫情启示之二: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刻不容缓

  此次疫情,亦再一次深刻暴露了香港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那就是基层民众的就业太过於依赖消费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是指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种类原本多种多样。但香港典型的消费性服务业比较单一,集中於旅遊及其带动的消费活动,包括零售、餐饮、酒店,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香港这样一个高度密集、土地资源匮乏、成本极高昂的地方,过於依赖这一类的消费性服务业存在几大弊端。

  其一,因缺乏完善的规劃和设施,对本地民生带来干扰。过去多年,每年六千多万遊客,挤爆了香港各大旅遊景点、消费场所,甚至餐厅、港铁、街道。环境日趋嘈杂拥挤之余,也抬高了租金和整体物价,并造成一些生活必需品短缺。很多特色小店被为遊客服务的连锁店取代,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也受到侵蚀。不得不说,这类产业的过度发展,也是现今香港与内地矛盾的原因之一。

  其二,香港典型的这类消费性服务业,每年所创造的人均劳动力增值,在四大支柱产业中最低(仅为金融业的23%,贸易物流业的59%,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的80%),提供的就业以基层为主,比较难成为大多数年轻人阶层上升的通道。以零售为例,由於缺乏中高层次的製造业,香港在整个价值链中介入不深,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测试等环节都不在香港,遊客购买的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香港仅仅提供了流通层面的服务,增值不高,本地受益有限,因此特别依赖“大进大出”的模式,依赖遊客和消费持续提升来维持。若香港能获得供应链上更多的增值,对量的依赖自然减少。

  其三,便是这类产业极易受外界影响。这类产业有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依赖大量遊客亲身来港,依赖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依赖货物直接经香港市场流通──也就是说,这类服务属於流通性服务,依赖人和实体货物经香港大进大出。一旦出现影响遊客来港意欲的事件,不单这类产业遭到打击,由这类产业所衍生出的工商支援服务、贸易物流服务亦受连带损伤。去年的修例风波和今年的肺炎疫情连番打击之下,市面可谓“水静鹅飞”,每日访港旅客从2018年的人均17.8万人次,断崖式下跌到目前每日约3000人次,减少超过98%。各类小店结业的消息此起彼伏,失业率上升是必然,而基层劳工无疑受伤最重。

  上月财政司司长宣布了千亿纾困计劃,向全港市民派钱。当然,解基层燃眉之急的短期手段不可少,但此次疫情再一次显示,香港不应再逃避问题,必须拿出有远见、具开拓性的中长期改善计劃,推动经济和就业结构转型。

  危机,其实是启发反思、启动社会改良的机遇;若向市民派钱渡过了眼前的危机,便再一次将结构性矛盾抛在脑后,那将是个极大的遗憾。反之,若政府和社会各界领袖能借危机之势、思长久之变,将资源用之於改善产业结构、培育适合香港客观条件、适合年轻人的新增长点,将能为香港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2.5产业:香港产业发展新方向

  改善香港经济结构,目标是产业的多元化和实体化,培育新增长点,为年轻人提供多样的选择、搭建阶层跨越的阶梯。十年前政府提出过培育六大优势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环保产业、创新科技活动和检测及认证产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来亦一直在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做得是否足够本文不作评价,这些产业均是香港未来还应继续努力的方向。

  在此,笔者想提出香港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实体化的新方向,那就是大力发展2.5产业。何为2.5产业?随着经济的演变和产业分工的精细化、现代化,传统製造业与服务业的二元劃分已不合时宜。现代的产业价值链中,有不少製造环节需要高质服务的配合,而不少服务环节亦依存於製造环节而存在,製造与服务呈现互相融合的状态,“2.5产业”之称便由此而来。

  2.5产业连接服务业与製造业,具有服务业的中心职能,但比传统的服务业更“实体化”,同时具有研发、加工、维修等製造业功能。

  为何2.5产业应成为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有哪些2.5产业在香港有发展的潜力?篇幅所限,下篇续谈。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洪 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