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春风夏语/股市不确定性明显加大/诺亚控股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夏 春

2020-07-29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有分析意见认为,未来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明显加大,三季度股票市场的表现几乎不可能重複二季度的“奇迹”

  毫无疑问,造成近期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的最大因素就是,美国再一次无理且极其恶劣地挑起针对中国的外交衝突。美中相继关闭休斯顿和成都领事馆的消息,使得港股在上周三及上周五分别下跌超过500点,沪深指数在上周五分别大跌3.86%及5.31%。继贸易战之后,股民再次成为中美角力的受害者。

  在美国11月大选前,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再加大对中国的打压,未来数月政治因素仍会不时刺激股市的神经,加上环球疫情未见改善,重现二季度牛市的可能性极小。但笔者相信,未来三个月,大家不需要为中美关係继续恶化而过度担心,两国“鬥而不破”是最可能的结果,资本市场大跌的可能性并不大,这背后有四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现在中美关係虽然是二十年来最差的阶段,但是回顾历史,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在1989到1992年对中国在经贸和外交关係上的制裁和打压,1996年围绕台湾大选的中美衝突,1998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以及2000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这些都比目前的局势更为严重,但中国都採取了理性与和平的方式进行化解,最终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笔者认为,目前双方的外交衝突均处於可控阶段,联合国的国际争端调节机制仍将发挥作用。参考历史,军事衝突的可能性极小。

  第二,只要目前的矛盾不继续升级,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8月举行会晤,以评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履行情况,有助於中美关係缓和。

  特朗普政府有三派势力,一是以财政部长姆努钦和商务部长罗斯代表的经贸合作派,二是以莱特希泽和纳瓦罗代表的贸易鹰派,三是以国务卿蓬佩奥、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以及副总统彭斯代表的军事和意识形态鹰派。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后,贸易鹰派转向经贸合作派,莱特希泽认为要从美国内部经济结构改革来解决贫富差距扩大,创造製造业工作岗位以及提高劳工待遇等问题。

  现在,虽然蓬佩奥等军事和意识形态鹰派大张旗鼓,咄咄逼人,特朗普也希望把疫情控制不力、经济衰退等困境“甩锅”给中国。但仔细分析就会明白,政府内阁另外两派并不希望中美经贸合作关係被蓬佩奥等势力破坏,特朗普也在权衡为了恢复经济,争取连任,是与中国继续交恶,还是採取合作更加有效。

  第三,距离美国大选已不足百日。笔者相信,特朗普很快就会发现,继续转嫁矛盾,製造与中国的外交麻烦,并採取军事施压手段,不会为经济复甦带来任何好处。美国人并不会那麼容易被忽悠,他与拜登的民调差距也不会缩小。相反,进入到大选最后三个月,股市将开始对大选可能结果进行定价。笔者在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裏展示了历史数据,大选结果与股市最后三个月的表现密切相关。股市下跌,意味着特朗普无法连任。而要维持股市的升幅,特朗普就需要集中精力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特朗普反覆无常的性格,可能在大选阶段再一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儘管A股和港股对美中相继关闭休斯顿和成都领事馆反应强烈,但是美股对於这样的外交衝突显得有点无动於衷,虽然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也有所下跌,但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基本面上的。

  上周四,美国宣布上周新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近四个月来首次上升,投资者担心新一轮疫情进一步打击就业市场及经济,拖累美股市场气氛。上周五,特朗普签署四项行政令,旨在降低美国藥品价格,医藥板块下跌拖累大盘表现。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美股对中美关係紧张并不太在乎,实际是市场成熟度高的一种表现。历史上,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大新闻,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都非常短暂。成熟的投资者最关心的依然是宏观利率水平和企业的盈利。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资本市场觉得特朗普连任的可能性不大,他和蓬佩奥对中国採取的行动,都只有短暂的影响,不必大惊小怪。

  上述两点既体现在“香港国安法”推出以来,资本市场的走势与反对者的想像截然不同,也表现在蓬佩奥近期发表的极端言论,并没有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重视。相比之下,中国投资者就比较容易受到自媒体充满情绪性的观点影响。

  总结一下,笔者认为未来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明显加大,三季度股票市场的表现几乎不可能重複二季度的“奇迹”,但是在欧美维持货币宽鬆,继续新一轮财政刺激的背景下,大跌的可能性很小。受益於疫情持续和经济复甦的行业仍然将维持上行,同时避险资产会继续受到追捧。

  A股在3400点面临阻力位,美股也比较难以突破2月中旬的高点,需要继续在行业层面寻找投资机会。而黄金突破历史纪录只是时间问题,一方面,美元震荡下行是一个大趋势,另一方面,以美元之外的一些货币计价,黄金早已经突破2011年9月的高点。

  我们在7月20日的文章《全球政经动荡,大家族在布局什麼投资?》中提醒大家,一部分全球最富有的大家族,正在把二季度从股票市场获得的利润转向住宅投资,以及科技、医疗等新经济板块的私募股权投资。

  既然说到科技板块,大家肯定非常关心香港正式推出被市场称为“港版纳指”的恒生科技指数,新指数将追踪以云端、数码、电子商贸、金融科技和网络等业务为主的30家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前五大成份股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和舜宇光学。他们佔指数比重超过40%,前十大成份股佔比66%。

  市场普遍认为“港版纳指”有助提升投资者对在香港上市科技股的兴趣,并预期有更多相关的ETF、期货及衍生工具等投资产品会陆续推出,利好港股未来的发展,提高香港作为内地科技企业第一及第二上市的吸引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上周一,“港版纳指”宣布推出日期,蚂蚁集团宣布将在香港和科创板同步上市。两大利好消息推动恒生指数在上周二大涨到25636点,但随后三天恒生指数都以下跌收盘,被纳入到“港股纳指”的科技公司跌幅显著。

  除了我们前面分析的原因之外,这样的回调也符合我们之前揭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中国优质的科技公司,早已经被纳入到各种指数裏面,新增一个指数,虽然是“锦上添花”,但单靠这一点是无法支撑价格持续上涨的。

  从过去经验可见,恒生指数的改组,甚至推出新指数等举动,对市场的作用通常比较短暂,主要影响香港本地的机构投资者,比如香港的ETF、基金或金管局的外汇基金等,对国际投资者的作用其实不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