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庙堂江湖/怎样理解内循环?/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沈 凌

2020-08-06 04:24: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此前在专栏中写了一篇内循环的福利分析,以为大家都是知道什麼叫内循环。没料到不少朋友,即便是经济学者,对内循环还是有理解上的分歧。这让笔者很诧异,只好再来谈谈自己对内循环的理解。

  大家其实都知道,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实践中,有过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是1979年以前,那时候强调的是自力更生,什麼都想自己生产;第二是1979年以后,我们唸书的时候最熟悉的口号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等等,也就是全球化和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最近几年的演化,特别是中兴通讯和华为这样极端案例出现之后,国家层面才提出来要建立内循环和外循环两个体系,相互促进。

  由此可见,这个内循环理论既不同於1979年以前的自力更生,也不同於我们熟知的大进大出和全球化分工合作体系。

  首先,全球化的理论依据是全球範围内的分工合作,其实就是把国际市场等同於国内市场了。既然北京上海可以互通有无,为什麼中国美国不能互通有无呢?全球化浪潮来袭之前,这样的全球分工合作受制於很高的交易成本。随着技术突破,运输成本越来越低;更加有WTO等国际组织的建立,来规範全球的交易行为,从而导致制度性的交易成本急剧下滑,才使得我们可以把国际市场等同於国内市场。这样一来,某个单个经济体就可以不要求自给自足,比如我们生产手机,其中的芯片可以完全依赖於国际供货商。

  这样做的好处是分工带来的低成本,坏处是万一对方卡脖子,我们会一下子“不能呼吸”。这个坏处本来是可以通过WTO等国际组织避免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国际组织毕竟不是主权实体,缺乏国家强权作为依靠。所以这个坏处凸显出来了。

  任正非也曾表示:我们的关键部件需要有备胎,虽然技不如人,平时不用,但是一旦别人卡脖子,“不能呼吸”,拿出来用一下,有比没有好。这就是所谓的内循环概念。当然,一个华为是不可能循环的,需要整个国家有预案。

  所以,内循环不等於全球化时代的扩大内需政策。扩大内需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我出口太多了,扩大内需多搞一点进口,或者内需增加了,出口转内销,减少一点贸易顺差,这样的政策都不要求有循环。而内循环强调的是循环,资源─技术─生产─消费,可以在国内构成一个闭环。

  并非等同自力更生

  那麼,内循环是不是等於原来的自力更生呢?也不是。因为我们已经尝到过全球化的好处了,知道闭关锁国一定是落后捱打,我们的技术创新是不可能闭门造车出来的。所以,内循环的闭环只是一个可能,我们不能在闭环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强调自力更生,而应该去发展我们的优势,在能够获得优势的环节尽可能多的进步,从而在全球化的交易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但是正如前述理由,我们在技不如人的环节也不能完全放弃,需要一些备胎存在。

  此外,我们应该知道:技术路线和资源禀赋有时候是互相影响的。如果石油便宜也供应有保障,那麼基於石油的化工业技术就会得以发展,但是这样的技术路线就依赖於石油这个资源产品了。一旦石油的供给出现了变化,比如上世纪的石油危机,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变局,那麼我们的生产链就会被人卡脖子。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发展新能源,或者基於煤炭的新技术,那麼对石油的依赖性就会减少。别人卡脖子的可能性就会下降。从这个意义上看,备胎也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笔者理解的内循环就是自力更生加对外开放的混合体,或者也可以叫“具备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对外开放经济体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