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实话世经\“双迴圈”引领全球化新变革\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 实

2020-08-28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面对全球化的历史性困局,中国“双迴圈”并非走向“闭关自守”,而是选择通过向内发力,为高水準开放打开向外空间。在“全球─历史”大坐标系之中,中国经济与“外迴圈”的联繫同样蕴含双维的演进,并由此形成对外经济活动和政策应对的两大主脉,在维护中国与全球价值链联动的同时,升级高端製造迈向价值链上游。当前,产业内贸易区域化、产业间贸易全球化的嵌套体系正在形成,中国“双迴圈”的建设有望助力亚洲形成“双环+双链”的区域化结构,并以此引领全球化的新变革。

  主脉一: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维护中国与全球价值链的多元联动。一方面,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新赛道上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促使“内迴圈”与“外迴圈”的联繫趋於多元化、坚韧化、灵活化,缓衝全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负面拖累。另一方面,立足於“内迴圈”的相对韧性,加速扩大高水準的对外开放,以“亲诚惠容”的理念与更多元的国际夥伴共用双赢机遇,以更为广泛的“朋友圈”应对单一节点上的大国优先主义衝击。

  主脉二:迈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引导全球经贸体系重塑。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经济目前处於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向内引入上游的需求和技术,向外提供中低附加值的生产供给。立足於“内迴圈”的整体升级,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百年大变局中化危为机,从三个层面主动改变在“外迴圈”中的定位:其一,从全球价值链中的“供给”中心,升级为“供给─需求”双中心;其二,从聚焦单一环节的“中国製造”,升级为覆盖研发科创、智慧化製造、品牌行销等全环节的“中国智造”;其三,从全球经贸体系和治理格局的被动接受者,升级为全球经贸体系和治理格局重塑的主动引导者。

  未来新一轮全球化并不是上一轮的简单重複,而将呈现截然不同的新结构。上一轮全球化中,在需求侧,美国是唯一的全球性需求枢纽;在供给侧,全球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均呈散点状分布。但是,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在需求侧,“美国优先主义”削弱了美国作为全球性需求枢纽的地位,而中国等其他经济体作为区域性需求枢纽的地位正在增强。在供给侧,以美国、德国、中国为各自中心,“北美工厂”、“欧洲工厂”、“亚洲工厂”形成鼎立之势,产业内分工的区域集聚成为大势所趋。由此,在未来新一轮全球化中,世界不再是平的,而是转向“多峰结构”,由多个区域化共同体构成,形成一个产业内贸易区域化、产业间贸易全球化的嵌套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领先全球化,进而成为全球化体系的支柱。

  优化区域产业分工

  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双迴圈”的建设有望助力亚洲形成“双环+双链”的区域化结构,并由此支撑新一轮全球化的稳步发展。所谓“双环”,一方面,是以中国经济“内迴圈”为依讬,通过启动中国海量的内需市场,为区域经济提供持续而充沛的需求增量。另一方面,是以中国经济“外迴圈”为线索,进一步优化本区域的产业内分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体而言,这一区域内的“外迴圈”主要由两个核心链条构成:

  首先,“中国─东盟”链条。在原来以美国为中心、“扁平式”的全球分工体系下,中国与东盟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低附加值领域存在竞争关係。未来随着中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上游,中国与东盟在产业内分工的关係有望加速由竞争转向合作。中国向东盟提供关键技术、零件、设备以及市场需求,由此东盟将得以充分发挥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禀赋,在下游环节形成规模生产优势。从政策机制来看,未来《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关係协定》(RCEP)的签订有望加速这一链条的形成。

  其次,“中国─日韩”链条。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将对日本、韩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强劲的新需求。基於此,如果中国经济能够通过“内迴圈”补上短板、锻造长板,则将削弱外部技术壁垒的威胁性,从而与日本、韩国依据各自的优势领域,融合成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的区域科创共同体,并在更大範围内形成“基础研究─科技转化─商业应用”的良性迴圈,共同扩大在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竞争优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