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财经洪观/港迎双循环新机遇\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 柳 洪

2020-09-16 04:24: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认为,香港在协助内地以扩大内需支撑“内循环”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中通社

  近期国家积极谋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总体看,“双循环”有两层内涵:一是发展“内循环”经济,夯实内需“根据地”;二是以高水平的开放推进“外循环”。这是在百年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关乎香港的未来;后疫情时期的香港,需要把握“双循环”带来的新机遇,聚焦内地市场商机,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双循环”以内需、科技和开放为三大支柱

  首先必须看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从内部因素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种模式存在弊端,既不利於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也容易引发与别国的摩擦。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出口导向型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经济发展动能正加速从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这意味着以往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动力、方法和路径,都必须作相应调整和变革。从近期“十四五”规劃的定调看,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很可能转为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主线。这将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看,当前国际经济大循环面临不确定、不稳定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近两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风。美国不仅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甚至大量使用制裁等行政手段,推升中美“脱鈎”风险。国际经济受新冠疫情衝击深度回落,重启缓慢,全球需求严重萎缩。目前新冠确诊病例仍在快速上升,近日世衞组织警告虽有疫苗问世,新冠疫情仍可能持续两年。世贸组织发布最新一期全球贸易趋势评估报告“货物贸易晴雨表”指出,全球贸易出现L形复甦仍是可能的前景。

  面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重点在“内循环”。其路线图大致为:一是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内需体系,实现内需扩量和消费升级。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内涵型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加快打造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体系,减少对西方国家的技术依赖。三是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通“内循环”与“外循环”,重塑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总体看,内需、创新和开放将是构建“双循环”的三大支柱,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将担任“双循环”的开路先锋。这些重大转变将和四十年前一样,再次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香港可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以扩大内需支撑“内循环”

  内需是构建“双循环”的第一大支柱。在新发展格局下,内地首先将完善内需体系,以内需为主导推进“内循环”。

  一方面,内需扩量和消费升级有赖於居民充分、高质量就业,提高可支配收入。这就需要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提高农民收入。中国现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力争10年左右翻一番增至8亿,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体。目前中国仍有6亿人口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管道。2019年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万亿元中,乡村消费仅佔七分之一约6万亿元。从长远看,乡村是一个大市场。与此同时,还需要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居民实际收入。

  另一方面,“内循环”下的内需扩量不同於全球化时代的扩大内需,强调增强内生循环动能。其主要特点:一是强调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讬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二是强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六保”、“六稳”上形成良性循环,金融在引导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上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强调市场主体营收好转、利润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提升的预期改善─消费增量、升级,三者形成良性循环,避免今年上半年消费不如预期、住户存款反增8万多亿元的现象重现。

  在“内循环”主导政策下,预期中国经济发展动能将进一步从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内需迅速扩容,消费不断升级。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折合约5.9680万亿美元,相当於美国消费规模的95.7%,预计今年消费市场规模可望超过美国。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1万美元,与多数发达经济体仍有3万多美元的差距,预示消费类行业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产业链、供应链将加快从国际分工向国内分工调整,国产科技生态体系将对美欧日技术生态体系形成替代。如2019年中国芯片自给率为30%,按要求到2025年要达到70%。大规模的产业替代,将产生海量商机。相当一部分外贸外销将转向内销。外贸外资直接和间接带动逾2亿人就业,约佔就业总量的四分之一,2019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40.6万家。外贸体系转身,行业重新洗牌,有挑战更有商机。另外,中国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趋於平衡,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快推进。

  香港在协助内地以扩大内需支撑“内循环”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香港在内地、尤其在大湾区的数万家工厂,过去一直以外销为主,近几年把目光投向内地,纷纷学习内销“攻略”,建立内销管道。未来香港可从推动港企优势产品扩大内销、拓展进口分销业务以及推动内地完善消费者保障等方面入手,协助内地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抢佔内地这一最具潜力的市场。从根本上看,中美竞争将是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的竞争,更大者将成为赢家。香港倾力协助内地推进“内循环”,不仅可大大扩展发展空间,更可使自己立於不败之地。

  三、以创新驱动引领“内循环”

  创新是构建“双循环”的第二大支柱。目前中国在核心技术上存在短板,受制於人,如2019年中国芯片进口额高达3040亿美元。而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自力更生。未来国家将强化科技自主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内循环”。一方面,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去年研发投入佔GDP约2.23%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克难。不仅要有製造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的能力,而且要培育出更多能製造新产品机器设备的能力。

  另一方面,以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创新为引领,打通“内循环”堵点,推动网络资讯技术领域实现“内循环”。为此,国务院近期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37项优惠措施大力支持芯片相关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以创新驱动催生新发展动能,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构建“北斗导航”完整产业链,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增长点、增长极。

点击排行